第二章 亂世梟雄(第2/10頁)

武昌起義後,黃興被南方各省推為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在當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憑一個同姓,就要跟黃興攀兄弟,這也夠能扯的。

不過這種連騙帶嚇的手法極有效果,在黑洞洞的槍口下,可憐的商人們嚇得臉都白了,只得退一步,同意開會表決。

表決需要時間。開會那天,黃同志帶著一班兵來到會場。見表決結果遲遲難以出台,便不由分說,將主持會議的商董給關進了黑房子,然後大踏步揚長而去。

剩下的人見勢不妙,就到滬軍府去告狀。滬軍都督收下狀紙,隨手塞給來的人一排新兵。

來告狀的是個文人,給他兵都不知道怎麽帶,連齊步走的口令也不會喊。於是又來求告熊克武,請他看在同為川人的面上,無論如何幫幫忙。

熊克武沒有兵,但身邊有個叫王子騫的能人。

王子騫也是老牌的川籍革命黨人,武昌起義後有隨滬軍作戰的經歷,且任滬軍先鋒軍總司令部一等參謀,帶兵沒有問題。

王子騫趕去現場的時候,黃同志留下的那班人正三三兩兩坐在地上侃大山。王子騫上前大聲宣布:“奉都督府命令,將某某交給我,你們各自回營。”

這一班人被王子騫的氣勢給鎮住了,又見對方人比他們還多,當下連命令都不查看,就將扣押的商董一交了事。

經過幾番過山車般的折騰,惜財如命的商人們開始覺悟了。這是亂世啊,饒你十八分精細,大兵們要嚇你關你,甚至於殺你,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股票肯定是保不住了。與那個橫蠻的“黃同志”相比,“熊同志”的態度已經算是春風拂面了,加上還有解救之恩,不給他給誰呢?

熊克武如願拿到了股票。

黃衛隊長雖然看著眼熱,但他又不是黃興真的兄弟,就算給人當了回托,做了一次洋蔥頭,也只能自認晦氣了。

錢主要拿來買武器。上海多的是老外軍火商,一圈比較下來,決定還是從日商手裏購買。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離得近,運輸方便,訂好合同可以第一時間拿到貨。

熊克武派王子騫作代表去洽談合同。早在廣州起義時,王子騫就曾護送軍火到香港,對於軍械的品種、質量不算外行,而且他的日語非常純熟,可與日商直接對話,這樣還能繞過買辦中間商,節省一點費用和成本。

果然雙方談得不錯:用股票作抵押品,一年後以現金收回,連利息都不用付。

黃興也曾向這家日商訂購過軍火,但還比不上這次優惠。一切行將談妥,就在快要簽字時,日商忽然改了主意。

這蜀軍據說是要北伐的,那當然是居無定所了,將來一年期滿,找不到人怎麽辦?須知借錢容易,討債可不易,這就叫做“借米下得鍋,討米下不得鍋”。

日商提出,光股票還不行,得找一個地方長官作雙重擔保。

熊克武覺得日本人的額外要求很過分,但既是有求於人,就不能不委曲求全。

江浙官員中,江蘇都督是四川人,讓他出面擔保最為合適。可偏偏這位都督和黎元洪一樣,也是轉正過來的“同志”,包括熊克武、王子騫在內,一般革命黨人跟他都不熟。

在中國社會,說到底,還是傳統的鄉誼和人情最為管用。王子騫再次出馬,七彎八繞,總算跟江蘇都督攀上關系,搞定了這件事。

合同一簽,日商很快將軍火用輪船一次性運到南京,至此,蜀軍的組建已是水到渠成。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熊克武被任命為蜀軍總司令,軍銜為左將軍,相當於中將。

蜀軍各級軍官均為軍校的川籍學生,征招的士兵也清一色都是四川人,其中很多還是原川漢鐵路上的失業工人。

北伐主力無疑是各省民軍,論數量,他們加起來已經不少,但熊克武對此並不看好。

“這些民軍主要出自於起義軍隊,軍官大多剛剛轉正過來,立場不穩,觀望態度也很明顯,時時都想著腳踏兩只船,打了勝仗還好,若是戰事不順,誰也不能給他們打包票。”

熊克武的設想是,將新成立的蜀軍開到四川,將那裏打造成戰略基地,這樣,萬一形勢不利,革命黨也可以有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落腳之處。

此時的四川早已宣布獨立,但一省之內卻有兩個政府,一個是成都的“大漢四川軍政府”,另一個是重慶的“蜀軍政府”。兩個政府一東一西,“反正”的第十七鎮新軍以及其他軍隊,也依駐地不同而各為其主,這也是川軍始終無法統一編制的重要原因。

成都政府內多的是立憲黨人及新軍軍官,重慶政府則由同盟會會員組成,兩個政府暗中互有敵意。但在軍事力量的對比上,重慶遠遠不及成都。蜀軍入川,便是要紮根重慶,給黨人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