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第4/7頁)

當年,曾國藩能指揮湘軍擊敗太平軍,卻對他們無可奈何,這支部隊的名字叫做“撚軍”。

居於此地,你要是不會打架,出門都不敢跟別人打招呼!

 

打虎將軍趙登禹

 

趙登禹出生的地方據說離武松打虎的景陽岡不足百裏之遙,而他從軍後竟然也真的如法炮制,在湖南鄉下單人幹死了一只老虎,“打虎將”因此得名。

那只大蟲事先雖遭槍擊,但並沒死透,當時還在給馮玉祥做警衛員的趙登禹愣是直沖上去,打死老虎並騎在虎背上拍了張靚照,其力氣和膽量實非常人所能及。

時人稱趙登禹“軀幹修偉,負膂力,精騎擊”。“軀幹修偉”並非虛飾之詞,他跟馮玉祥幾乎一般高,一米九的個子,也是頂天立地一巨人。

既然槍械比不過人家,趙登禹這次就準備在長城上亮出二十九軍的“特種武器”。

不用說,當然是大刀。

二十九軍上上下下,普遍建有大刀隊,官兵一般也都人手一把大刀,幾乎可以說是靠大刀吃飯的。

沒辦法,因為他們的槍械實在太差。

二十九軍的步槍不僅既老又少,而且好多還不配刺刀,後面這東西看似不起眼,工藝卻很精密,很多小兵工廠能造土槍土炮,卻愣是造不出合格的刺刀來。

於是便很自然地想到了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貝,那個從秦瓊、武松、程咬金,到撚軍、湘軍、太平軍,一直都在使用著的冷兵器。

對二十九軍來說,它的優點真是太多了。

取材方便:有鐵就行,用幾把菜刀的料就可集成一把大刀。

制造簡單:一個鄉下鐵匠就能完成,連普通機床都不要。

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省錢,不僅前期投入少,後期也幾乎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資,拿過來就能使。

練打靶還要費子彈呢,耍刀的成本無非就是出身大汗。

然而事情還遠沒有這麽簡單,如果你沒有武功底子,不熟稔刀法,再怎麽賣力地揮來舞去,大刀的威力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在周星馳版的《鹿鼎記》裏,韋小寶要向他的師父學習功夫以防身,後者給了他一本書——只是目錄,這位師父告訴他,等你把目錄上的所有武學秘笈都看完,差不多就能在江湖上露個小臉了。

韋小寶立刻打了退堂鼓。

這就是做夢與現實的區別。前者只要拿到一本秘笈就可以笑傲江湖,後者窮數年之功,仍可能不得其門而入。

豈止武術,任何技藝莫不如此。

當兵打仗舞大刀,就是馬上要派用場的,誰能等這麽久。

那怎麽辦呢?

有辦法。

我們退一步想想,你用大刀幹什麽?不是要當武術家,也不是要做明星當演員,那是拿來砍人的。

不需要鋪墊,不需要花哨,不需要眼花繚亂地一招又一招,因為戰場之上沒有拿著筆打分的評委,決定勝負的唯一標準,就是你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對方砍倒。

經過無數次實踐,二十九軍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刀法。此即“破鋒八刀”,又稱無極刀法,也就是從傳統刀法中提煉出來的八個要訣,拿它們來對付刺刀,夠了。

這八個要訣我都看到過,可如我等笨人既看不懂,也記不住。能不能再簡單一點。

當然可以。

一套縮成了一招,如果寫在秘笈上,半頁紙都不要。

名字很俗,叫做“纏頭裹腦”。

包括兩個動作,就是先磕一磕(擋開刺刀),再掄一掄(一圈夠了,多了沒用)。

簡單吧,然而實用。

不會武術不要緊,腦子轉得不快也不要緊,咱就記得把這個動作練熟就行了。

二十九軍平時練得最多的,就是大刀,而且也就“纏頭裹腦”這一招倆動作,翻來覆去地練,沒完沒了地練,練到最後,不管處於怎樣的境地,第一個從他們腦子裏跳出來的,都是這個規定程序。

這已經不是熟,是爛熟。

在二十九軍裏,舞大刀的高手到處都是,但高手中的高手,還數打虎將趙登禹。

人家撒豆成兵,他是讓人把滿把的黃豆撒過來,用刀罩著自己,竟然能一個不留地把豆子都撥拉到老遠。

當然了,好馬配好鞍,趙登禹用的大刀也是梁山好漢楊志用的那種,據說共有兩口,每口都要超出“三千貫”,近兩百塊銀元一口,不帶還價的,真是“砍銅剁鐵,削鋼如泥”。

到達喜峰口後,趙登禹赤著膊,舞著他的那兩口寶刀,身先士卒,始終沖在第一線。

前敵總指揮操刀肉搏,古代很多,現代卻極少,估計也只有趙登禹這樣的武林高手才能做到。

已近傍晚。黃昏,夕照,刀光,劍影,勇氣,熱血……

最好的武俠小說,也難以盡述真實戰場上的這種刀刀見肉、招招見血的生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