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雲深處有人家(第4/10頁)

在電話中,李擇一顯得非常緊張和神秘,要求黃郛趕快跟他到一個地方去,而且身邊不能帶任何人。

黃郛聽罷,放下話筒,返身急出。

直到第二天淩晨,黃郛才返回公寓,他的精神極度疲憊,然而含笑告訴人們:可以不走了。

多少天的不懈努力終於有了結果,日本方面同意停戰談判!

在《史記·孟嘗君列傳》中,孟嘗君被軟禁在秦國,並即將面臨殺身之禍。這時他派出了一位善於鉆狗洞偷東西的門客,後者盜來狐白裘,獻給秦王的妃子,從而化險為夷,這就是所謂的“狗盜”。

李擇一本人名聲不佳,卻長於刺探日本情報,幾乎就是傳說中“狗盜”的化身。他得到絕密消息:原先反對停戰談判的“強硬派”突然又軟了下來。

軟是沒有辦法不軟。因為“強硬派”之所以有底氣推翻“穩健派”,是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像“滿洲國”一樣,自己復制一個“華北國”出來。

然而操辦這件事的板垣卻意外地把事情給辦砸了。

說意外也不意外,板垣按照“以華制華”的思路,在平津兩地到處尋找“華北國”的傀儡人物,可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肯上鉤。

有的是突然身體欠佳,怎麽敲門也不肯開。有的當著板垣的面倒是客客氣氣,也答應可以考慮考慮,但考慮來考慮去,就無限期地這麽“考”下去了。

板垣所不知道的是,黃郛在這之前早就作了防備。那些他硬塞進政整會的“皮條客”們不是吃幹飯的,他們別的本事沒有,磨嘴皮子的本事還有的是。

經過一恐嚇一宣傳,那些“失意的軍閥政客”即使有意,也輕易不敢應招,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板垣不僅拉攏不到華北的“第一流人物”,連“二腕”、“三腕”甚至“小腕”都很難搞到手。

在“史上最差勁獵頭”板垣徹底失敗之後,“強硬派”措手不及,灰心喪氣,“穩健派”的主張又重新有了市場。

黃郛始終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努力,李擇一抓住機會爭取“穩健派”的支持,終於在即將撤離北平的最後一刻,使局面出現了奇跡般轉折。

可是孟嘗君的故事才剛剛開了個頭。

話說孟嘗君連夜逃出秦國,到函谷關的時候已是半夜。按照秦國法規,函谷關是要天明雞叫才能開門的,可這黑漆漆的,到哪裏去抓雞而且還要讓它叫呢。

眼見得前有阻攔,後有追兵,正在犯愁之際,守關士兵忽然聽到了“喔喔”的雞鳴之聲,他們不知究竟,以為天快要亮了,便糊裏糊塗打開了門。

這個“雞鳴”,卻是來自於孟嘗君一個門客的口技。

黃郛雖然爭取到了停戰談判,但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完全不對等的談判,日本人獲勝在先,在談判中擁有絕對優勢。如果他提出你根本無法接受的要求,最後的成果仍然只能歸零。

黃郛決定派殷同去長春。

殷同是政整會中最能幹也最得力的“日本通”,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跟日本人談話聊天從不用翻譯,屬於對日談判中的佼佼者。

殷同到長春後,立即通過各種關系,與關東軍司令部進行秘密接觸。

因為黃郛對日本內部的情況研究得非常透徹。這個國家跟別的國家不一樣,看似決定大政方針的是政府,其實軍隊才掌握絕對實權,說的話才真正算數。

未來的談判對手不是外務省,而是關東軍。

殷同告訴對方,以黃郛為首的北平政整會,雖然是中央所派,外面打的也是中央的旗幟,但裏面沒幾個是地道的國民黨黨員,連黃郛本人都是無黨派的。一旦由黃郛主持華北政局,以後絕不會有敵視日本的情況發生。

關東軍方面一邊點頭,一邊又提出疑問:那這樣的話,你們政府會對這個政整會支持嗎?

殷同說,支持啊,怎麽會不支持。

你知道黃郛的義弟是誰嗎?蔣介石!政府和黨內最有權勢的人物。況且,黃郛和行政院院長汪先生也是好朋友。有這兩個巨頭撐著,華北還有哪個組織可能強過我們。

聽到這裏,關東軍高層的心情可以用如釋重負和心花怒放來形容。

由於那個恨鐵不成鋼的板垣的胡搞,關東軍本來想另建偽政權的打算已經完全落空了,華北的水沒按照預想的那樣被攪渾,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一度非常失落。沒想到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現在一看,黃郛和他的政整會極可能就是那個自己以前苦苦尋覓而不得的人。

你看,與國民黨無關,卻又得到政府巨頭的支持,親日,親滿,幾乎我們原先設想的所有軟硬條件都具備,有的還超出了預期。試問,以今日之華北,還能找到比他們更好的班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