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秒鐘(第3/3頁)

“最後一秒鐘”太重要了。

戰神翺翔天空,卻一直在冷冷地觀察著地面人們的動靜,它只欽佩意志最堅者,並隨時轉換戰機。

3月29日這天下午,它看到了臨沂城外的這一幕,也就隨之確定了下一個幸運者。

這個幸運者是張自忠。當晚,他終於迎來了援軍。

如果說有不幸者,那就是他的對手。由於磯谷遲遲拿台兒莊不下,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向板垣發出急電,讓其暫停進攻臨沂,除留下兩個步兵大隊外,主力急速西進,增援台兒莊。

主力一走,兩個大隊在臨沂實為孤掌難鳴。在堅忍和耐力方面,板垣又一次輸給了張自忠。

第一次,他沒有經受得住“最後五分鐘”的考驗,這次在“最後一秒鐘”的較量中,竟再次與制勝良機擦肩而過。

所謂戰機,就是電光火石,刹那間出現的事,它是戰神所賜,歸根結底,卻又屬人之所為。

一出一進之間,形勢瞬間轉換,一直處於苦戰中的張自忠忽然再揮重拳。

3月30日深夜,張自忠發起全線反攻,迫使板垣向湯頭以北倉皇潰退,史稱第二次臨沂大捷,臨沂戰場由此得以再次趨於穩定。

作為所謂的“東瀛第一名將”,板垣當然明白張自忠的反擊成功意味著什麽,那就意味著在台兒莊側背安了一個釘子,即使主力增援台兒莊,亦隨時都有後顧之憂。

不算在青島延誤的時間,從向臨沂發起第一次進攻開始,又是將近一個月過去了,臨沂仍然可望而不可即,這還是那個從南口一直打到太原從無敗績的“鋼軍”嗎?

縱使別人不說,板垣自己也覺得沒臉見人。

據日本相關雜志報道,因兩次臨沂之敗,這位曾經稱雄華北的師團長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甚至曾一度羞憤要到自殺——當然是作秀,擺個pose而已。

張自忠堅忍抗戰,三戰三捷,其表現贏得滿堂贊譽。前方報捷後,蔣介石按捺不住欣喜,當晚就頒令撤銷了對張自忠“撤職查辦”的處分。

功,總算能抵過了。

因居功至偉,張自忠還被正式任命為第59軍軍長(先前的名義仍只是“軍政部中將部附”),隨後又晉升為第27軍團軍團長,可以和龐老爺子平起平坐了。

這個曾經不知所措的人,現在終於看到了彼岸,而他腳下也早已是一條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