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牌

形勢急迫,白崇禧三番五次讓薛嶽後撤,但薛嶽就是不接受命令,“小諸葛”發現桂林行營主任的招牌不靈,於是索性搬出副參謀總長的架子:再不遵令,今後長江以南如有閃失,唯你是問。

仍然沒有動靜。

白崇禧無奈之下,只好把狀告到蔣介石那裏。

蔣介石正告薛嶽“少安毋躁,靜待時機”,實際上就是避免在長沙決戰。

這次薛嶽不敢再甩出“胡說”或“不理”了,但他反客為主,在電話裏跟蔣介石嘮叨個不停,你不同意他就不放電話。

蔣介石為此頭疼不已,一聽是薛嶽的電話,就立即跑得遠遠的。

“委員長”不在,不還有“委員長夫人”嗎,薛嶽去找宋美齡。

宋美齡與薛嶽的夫人同為海南文昌人,兩人是拜把子姐妹。因為這層關系,薛嶽與宋美齡的私下關系也很好,他的很多話都是通過宋美齡向蔣介石傳達的。

薛嶽讓宋美齡轉告蔣介石:就算日軍逼近長沙,我也絕不後退!

這話一遞,把蔣介石給急得夠嗆,至此再也沒法裝隱身人,只得現身出來連著給薛嶽打電話。

可是老虎仔也學壞了,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電話打過去,找不到薛嶽,負責接聽的參謀回復:薛長官去前沿陣地了。

什麽時候回來?

不知道。

猶如擊鼓傳花,花遞到蔣介石那裏就再也送不出去了。後者見這樣不是辦法,便把時任政治部部長的陳誠與白崇禧一道找來。

當著他們的面,蔣介石親筆寫下“不守長沙”的手令,讓二人拿著去見老虎仔。

第十二道金牌駕到。

薛嶽看完蔣介石的手令之後愣了愣,忽然紅著臉冒出一句:我是軍人,我絕不退出長沙。

白崇禧還想對他說一些諸如持久抗戰,保存實力的道理,薛嶽不僅不願聽,反而更加按捺不住火氣:你硬要我這麽做,我上無以對中央,下無以對國人,以後不敢再穿這身軍裝了!

兩句話不對付,一對冤家便大吵特吵起來。

陳誠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倒覺得薛嶽說得不無道理。

你說長沙難以守住,得退衡陽,可如果衡陽也難守呢,該怎麽辦,再退桂林?

雖然說是要持久抗戰,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可國土一共就這麽多,退來退去總有個盡頭,在中日雙方實力如此分明的情況下,究竟到哪裏才能找到一個穩妥的必勝之地呢?

想到這裏,陳誠上前拉架:二位別爭了,還是研究一下長沙有無一戰的可能吧。

說是中間人,但薛嶽一聽就聽出來了,這位是偏向自己的,於是趕緊表態:部隊士氣很盛,完全可以一戰,而且兵力也是絕對夠用的。

陳誠點點頭,轉而勸說白崇禧:

我看長沙還是應該守,如果長沙都不守,那國際國內的影響太大了。再說,即使退到衡陽也並非萬全之計,到時如果駐廣州的日本第二十一軍沿粵漢鐵路向北抄擊過來,大家豈不是腹背受敵,情況可能比現在還要艱難。

白崇禧似有所悟,特別是後面一句對他觸動很大。因為中原大戰時,桂軍就是在衡陽被北上的粵軍所擊敗的。

陳誠見已說動“小諸葛”,便回頭告訴薛嶽:你組織反擊,“委員長”那邊我去報告。

薛嶽要的就是這句話。

他絕不相信長沙會守不住。日軍兇猛不假,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據於兩湖之地,再加上一對鐵拳,豈是那麽容易被人欺負的。

兩位“欽差大臣”走後,薛嶽仍不放心。當天晚上,他決定直接向蔣介石請戰。

已經很晚了,蔣介石也早已入睡,電話是宋美齡接的。

薛嶽在電話中語氣十分激動:我就要在長沙打,打敗了我會自殺以謝國人,打贏了,你們也可以算作抗命,把我拖出去槍斃。

第二天一早,除了宋美齡的傳話,當然還有陳誠的報告,蔣介石開始回心轉意,並讓宋美齡專門給薛嶽打來電話。

這種時候,到處都是失敗論調,信心非常可貴。既然你有這個信心,那就好好打。

蔣介石親自補發命令:在長沙打!

有了這個正式命令,當然就沒有抗命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