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步

1941年9月中旬,日本第十一軍再次進攻長沙,從而引發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國統帥部要求其他戰區主動出擊,在最大限度上緩解薛嶽第九戰區的壓力,以免各戰區都被日軍各個擊破。

真正響應的就一家,也就是陳誠的第六戰區,反擊的目標不用說,自然是宜昌。

駐紮宜昌的仍是第十三師團。當時的大部分日軍師團都進行了編制壓縮,由兩旅四聯隊制,變成了一團三聯隊制,但由於宜昌地位特殊,第十三師團不縮反擴,成了一個超規模大師團。

從關外調來的第四師團沒有打過什麽仗,是一支滿員滿額部隊,但它沒法和第十三師團比,後者的基幹和配屬部隊全部加起來,達到二萬六千人,軍馬更是接近萬匹。

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發生,陳誠別說反攻宜昌,能老老實實看住重慶的大門,就非常了不起了。

但是第二次長沙會戰,給陳誠帶來了機會——第十三師團為此被抽去了三成的兵力,只剩下三個聯隊。

從9月27日開始,陳誠調動五個軍對宜昌展開反攻。

由於占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陳誠運用分割戰術,很快就在外圍將第十三師團的各個聯隊分別包圍起來,其先頭部隊已到宜昌城下。

10月2日,蔣介石致電陳誠:不顧一切,三天內奪回宜昌。

陳誠調上戰防炮,這回他開發了特種武器的另一妙用:不是打坦克,而是直接對準日軍據點進行射擊,穿甲彈、爆炸彈一起上,把據點工事轟塌了再說。

當時正好有一個東京慰問團在醫院對傷病員進行演出,得知宜昌被包圍,這些人臉上白粉也不用塗了,臉色變得煞白,再過一會兒,聽到炮彈落入城內,手腳抖了起來,不讓跳舞也要跳舞,又過一會兒,醫院院長說,你們不用在這裏表演了,換個場地吧,因為傷病員全拿著槍到前線去了。

到了新場地一看,地上死的傷的躺一堆,都是剛擡下來的,見到這一慘景,演員們哪裏還有膽量和興致表演,一個接一個地找借口溜出了醫院。

10月6日,陳誠成功完成外圍破壞,宜昌通往各地的公路無一完好,附近趕來救援的第三十九師團無可奈何,只有幹著急的份兒。

第三十九師團臨時想招,決定用飛機來運人。可是一架飛機每次最多坐八到十個人,多了載不了,到第三次往返時,還被陳誠發現,第六戰區的高射炮一炮過去,機毀人亡,嚇得第三十九師團和航空兵都不敢再使用這個蠢辦法了。

10月8日,陳誠派部隊乘坐民船,在長江上用迫擊炮對宜昌進行打擊,繼陸路之後,又封鎖了其水路交通。

此時,第十三師團已被打得亂七八糟,各個聯隊之間你救不了我,我救不了你,宜昌更是處於團團包圍之中。

10月10日淩晨,陳誠集中一百四十門火炮,對宜昌發動最後的總攻。

一時之間,守城日軍四面告急,師團長內山英太郎中將認為形勢已無法扭轉,遂下令燒毀聯隊軍旗及機密文件,並且從他開始,全體高級官佐必須作好自殺準備。

他的參謀長連訣別電報都起草好了,上面特地提到,東京慰問團這回也得跟著倒大黴了,然而實在沒有辦法。

內山拿著電報看了看,覺得沒說到點子上。

你虎啊,宜昌失守是要追究責任的,何況東京慰問團都栽了進來,不弄得像那麽回事,就算自殺也討不到好啊。

於是他“刷刷”添上:我們殉國了,而且是在高呼“陛下萬歲”中殉國的。

明白師團長的意思後,參謀長專門叫來副官,讓他組成一個敢死隊,在電報未發出前想辦法突出重圍,以便以後向統帥部報告師團司令部的“悲壯場面”。

內山的命好,他的良苦用心最終也沒派上用場。因為當天第三十九師團在第十一軍司令部的嚴令下,終於不顧一切,拼死沖破層層堵截,到達了宜昌附近,除此之外,進攻長沙的日軍也已被迫回撤,準備掉過頭來對宜昌進行援救。

10月10日夜,第六戰區奉命撤出宜昌戰場。

按照日方統計,日軍此次傷亡接近七千人,尤其第十三師團受損最為嚴重,但陳誠仍悶悶不樂:就差一步,怎麽還是進不了城呢?

此時第二次長沙會戰已經結束,報端一片歡呼,照例又是“長沙大捷”,把宜昌反擊戰蓋得沒了一點聲音,陳誠心裏頗不是滋味,他對幕僚們說:伯陵兄(薛嶽字伯陵)能打退敵人,我卻攻不下宜昌,真不中用。

陳誠(左)性格非常要強,和關系很好的薛嶽(右)也“攀比”戰績

幕僚安慰他:我們本來就是策應長沙會戰的,長沙勝利,不就是我們的勝利嗎?您的戰略戰術沒錯,之所以未能最後攻克宜昌,主要還是部隊戰鬥力欠火候,以後繼續加強訓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