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業兵變(第5/5頁)

徐敬業在慘遭重創之後落荒而逃,跟隨他逃亡的只有徐敬猷、駱賓王以及少數殘部。大多數部眾就算沒被燒死,也都成了官軍的刀下之鬼,或者沉入下阿溪喂魚去了。徐敬業倉惶敗退揚州之後,一刻也不敢耽擱,又匆忙帶上家眷逃奔潤州。

光宅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徐敬業一行逃至海陵(今江蘇泰州市),準備從這裏渡海流亡高麗。無奈老天爺總是和他作對,這一天又刮起猛烈的東北風,使他的船只根本無法張帆出海。徐敬業望著濁浪翻湧的海面,一種冰冷的絕望瞬間彌漫他的全身。那天夜裏,一個叫王那相的部將趁徐敬業熟睡之際,偷偷潛入他的帳中,輕而易舉地割下了他的首級,隨後又砍殺了徐敬猷和駱賓王,帶著三人的首級投降了官軍。數日後,叛軍余黨唐之奇、魏思溫等人也相繼被捕,被官兵砍下首級,傳送神都。

至此,徐敬業叛亂宣告平定。

擁兵十萬的徐敬業從起兵到被殺,歷時僅兩個多月。其敗亡之速,其下場之不堪,讓許多大唐臣民在日後追憶的時候仍然欷歔不已。

徐敬業等人沾滿血汙的首級傳送洛陽後,被高高懸掛在端門前的旗杆上示眾。那天,盛裝華服的武後站在則天門樓上遠遠地望著,感覺那幾顆肮臟的首級就像是爛在枝頭上無人采摘的野果,只等烏鴉和禿鷲前來啄食。武後那天自始至終沒有說一句話,然而細心的朝臣卻分明看見她的嘴角蕩漾著一抹矜持的笑容。

那天有狀若血火的淒美晚霞在西天灼灼燃燒,像極了下阿溪岸邊百年一遇的熊熊烈焰。武後起駕回宮的時候,隨行的文武百官束手站立在甬道兩側,看見武後端坐在禦輦上,從太初宮寬廣的殿庭中徐徐而過。在金黃色的余暉映照之下,武後那張方額廣頤的臉龐似乎罩上了一層綺麗的光暈。

百官們斂首低眉,莫敢仰視。

他們都說,當時的武後看上去就像一尊凜然不可侵犯的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