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政變(第4/5頁)

由上可知,無論是太子李重俊,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還是宗室親王李千裏,顯然都缺乏成功的領導者所需的素質,尤其缺乏政變所需的謀略和政治智慧。所以從一開始,這場政變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了。進而言之,這場政變更像是一次單純的軍事行動,算不上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政變,因此無論成功與否,都不可能產生任何積極的政治後果。

第二,政變缺乏合法性依據與有效的利益驅動。

由於領導者缺乏政治頭腦,所以這場政變既沒有提出煽動人心的政治口號,也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綱領,這就極大地制約了成功的可能性。

關於此,我們可以通過一個至關重要的細節看出來。太子和李多祚在征調三百余名羽林士兵時,居然不是由太子進行政治動員,也不是由李多祚下達軍事命令,而是采用名不正言不順的“矯詔(假傳詔書)”手段!

如果李重俊稍微有點政治頭腦,或者身邊有得力的政治幕僚的話,那他絕不會采取這種愚蠢的“矯詔”方式,而會像歷朝歷代那些成功的政變者所做的那樣——首先指出奸黨(武氏一黨)對朝政的危害,闡明此次行動的正義性,激發士兵的鬥志和血性;其次許諾功名富貴,用利益來驅動人心;最後進行一定程度的威脅恐嚇,宣稱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倘有異心,立斬不赦等等。以李重俊的儲君身份,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做這樣一番動員,接著再讓禁軍長官李多祚出面,和官兵弟兄們套套近乎,說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之類的煽情話,然後一人一大碗酒,指天為誓,歃血為盟,最後就可以激情澎湃地拿起刀槍,大義凜然地幹革命去了。

假如政變是這樣發動的,那麽當他們在玄武門下與保護皇帝的軍隊對峙時,士兵們就不會輕易背叛。因為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太子這邊的實力還是要比皇帝那邊強得多。然而,變軍士兵之所以聽了皇帝李顯的一句話就陣前倒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太子和李多祚是以一紙偽造的詔書騙他們起來造反的,這就嚴重地削弱了他們的忠誠度和積極性。如果政變行動自始至終都很順利,大家事後都有好處,那當然沒話說;可當形勢發生變化的時候,士兵們當然寧可聽皇帝的,也不肯再為太子賣命。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聽從“皇帝命令”才行動的,如今既然知道那命令是假的,而皇帝在城樓上說的金口玉言則是千真萬確的,結果自然是把槍口掉轉過來對準太子他們了。

反觀神龍政變,自始至終,以五大臣為首的領導集團都有一個鮮明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口號,那就是——誅殺二張,推翻武周,匡復李唐社稷,擁立李顯復位。有了這樣的指導思想,才能團結大多數文武官員,從而整合各種政治力量,最終贏得勝利。而李重俊等人策劃的這場政變卻全然沒有類似的東西,只是把整個行動建立在一張假造的皇帝詔書之上,如此政變要是能成功,那就是老天爺瞎了眼了。

第三,沒有為政變設定一個高端的政治目標。

李重俊等人發動政變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清除武氏一黨,為自己贏得更安全的生存空間,除此之外,似乎再也沒有更高的政治訴求,這就決定了他們只能搞一場“半拉子”政變。

李重俊之所以會在玄武門下產生遲疑,按兵不戰,就是因為他只想捕殺武氏黨羽、上官婉兒,而不願意與皇帝刀兵相見。我們說過,這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李重俊此舉,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和愚蠢。他似乎以為,只要除掉武氏一黨就萬事大吉了,而絲毫沒有意識到——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講,不管太子是否有顛覆皇權的意圖,只要他膽敢把軍隊開進內廷,就是十惡不赦的大逆之罪!

如果李重俊具有成熟的政治經驗,那他在制訂政變計劃的時候就應該想到這一點。也就是說,除非不發動,一旦發動,就必須以“控制皇帝,奪取政權”為最終目標。只要這個目標實現,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除掉任何他所認定的“奸黨”!因此,對於李重俊來說,就算他沒有弑君篡位的想法,至少也應該用武力把中宗李顯控制起來,迫使他下詔誅殺所有武氏余黨,同時授命太子監國。如此一來,他才能一方面達到清除政敵的目的,一方面又防止皇帝秋後算賬。只有這麽做,他才能真正保障自身的安全。

這才是一場成功的政變應該做的事情。

然而,李重俊並沒有這麽做。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經過這場突如其來的流血政變,中宗李顯雖然毫發無損,但是也飽受了一場虛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