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泰山:走向歷史之巔(第3/5頁)

玄宗得知此事後,當然對張說非常滿意,也對他越發倚重。而那個毫無政治頭腦的陸堅,則引起了玄宗的強烈反感,這輩子要想再升官,估計是比登天還難了。

張說自從取代張嘉貞成為中書令後,就成了帝國的首席宰相,然而在他看來,自己在行使權力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很多無形的制約,難以放開手腳。

讓他感到掣肘的,並不是具體的哪個部門或官員,而是唐朝的宰相制度本身。

唐代實行的是集體宰相制,大多數時候,宰相都在六至十人之間。這些宰相本身都是三省或六部的長官,上午在“政事堂”集中議政,下午各回本省或本部辦公,所以都是兼職宰相。而政事堂也只是舉行聯席會議的場所,並不是淩駕於三省六部的決策機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固然是為了集思廣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個別宰相大權獨攬。此外,從機構職能來看,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駁議,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之間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約,也能有效防止宰相專權。

盡管到了玄宗時代,宰相名額已縮減為二至三人,首席宰相的權力也已遠遠大於初唐時期,但是制度的慣性力量仍在,所以就算是首席宰相,在具體工作中也還是會受到很多限制。

為此,張說極具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個改革計劃。

開元十一年十二月,在得到玄宗的批準後,“政事堂”被取消,改為“中書門下”,同時下設吏房、樞機房、兵房、戶房、刑禮房,分管各項政務。

這是大唐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行政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引起了三個方面的重大變化。首先,政事堂改為中書門下,絕不僅僅是改一個名稱那麽簡單,而是從一個議政場所變成了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其次,無論宰相是三省長官還是六部尚書,也都由兼職變成了專職,從此不需要在宰相官署和本司之間兩頭跑。“開元已後,宰臣數少,始崇其任,不歸本司”(《舊唐書·楊國忠傳》);最後,中書省和門下省成為一個聯合的宰相官署,就意味著把門下省的駁議之權取消了;同時,五房的行政職能又基本對應於尚書省下轄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這就相當於把尚書省的行政權力也架空了。如此一來,中書門下既是最高決策機構,又兼具最高行政機構的職能,首席宰相便可以隨時繞開六部,讓五房直接貫徹他的政策意圖了。

上述三點變化,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一句話——三省分工趨於模糊,分權體制宣告瓦解,首席宰相一人獨大。

這項改革的好處是:權力高度集中,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徹底杜絕扯皮、推諉等現象,可以迅速而高效地執行皇帝和宰相的政令。但是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極易導致宰相專權。若幹年之後,大唐帝國之所以會出現一個獨攬朝綱十九年的權相李林甫,未嘗不是此次改革埋下的禍根。

完成上述這幾項重大改革後,張說就步入他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了。此時的張說上有天子寵信,下有百官擁戴,要聲望有聲望,要政績有政績,要地位有地位,要權力有權力,真可謂萬事順遂,風光無限。

一般人走到這一步,肯定會感到心滿意足了。可是,張說並不滿足。對他來講,這一切固然令人自豪,卻不足以令他止步。

因為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

什麽事?

封禪。準確地說,是由他牽頭,幫助玄宗完成泰山封禪。在張說看來,只有做完這件事,他才能以一個盛世賢相的光輝姿態當之無愧地走進青史。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十一月,張說“首建封禪之議”,滿朝文武群起響應,“屢上表請封禪”。(《資治通鑒》卷二一二)玄宗一再表示謙讓,而張說則率領百官和四方文學之士再三請願,“上書請修封禪之禮並獻賦頌者,前後千有余篇”。(《舊唐書·禮儀志三》)

在作足了一番姿態後,玄宗才頒下一道《允行封禪詔》,宣布將於來年十一月登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祭祀天地的大典,是帝王“受天命,告成功”的重大儀式。古人認為,只有在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帝王賢明、天下大治的情況下,才有資格舉行封禪。用張說在《大唐封祀壇頌》中的話來說,就是要滿足三個條件:一、“位當五行圖箓之序”,意思是政權必須具備正統性與合法性;二、“時會四海升平之運”,亦即天下太平,國力強盛;三、“德具欽明文思之美”,是指帝王必須具備高尚聖明、崇文重道的品德。

在張說看來,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舉行封禪才能名實相副。“是謂與天符,名不死矣。有一不足,而雲封禪,人且未許,其如天何!”(《全唐文》卷二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