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泰山:走向歷史之巔(第4/5頁)

正是由於條件如此苛刻,所以在唐朝之前,舉行過封禪大典的皇帝只有三個: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此後歷魏晉南北朝數百年而無人敢行封禪。迄至唐代,太宗君臣亦曾有過封禪之議,最後卻因各種原因不得不取消。直到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憑借太宗李世民締造的盛世余威,才以守成之主的身份舉行了泰山封禪,但後人普遍認為他不具備封禪的資格,稱其“封岱禮天,其德不類”(《舊唐書·高宗本紀》)。至於女皇武曌在萬歲登封元年(公元696年)舉行的嵩山封禪,更是因其女主身份而得不到後人的認同。

而作為大唐歷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封禪,玄宗此次封禪應該說是最符合條件的。

首先從個人條件來看,與高宗李治和女皇武曌相比,李隆基身上似乎更具有創業色彩。眾所周知,李隆基完全是憑借個人奮鬥和不懈努力才取得天下的,而且正是由於他的奮鬥,才終結了“後武曌時代”動蕩不安的政治局面,使得大唐帝國不至於在“牝雞司晨”的夢魘中繼續沉淪。從這個意義上說,玄宗李隆基與太宗李世民的創業歷程最為相似,他們所擁有的人格魅力也最為相近。如果給大唐開國以來的七個皇帝制作一個“個人綜合素質排行榜”,那麽玄宗應該和太宗一樣,都是屬於名列前茅的。

其次,從社會條件來看,正是由於玄宗和太宗一樣,深知“草創之難”,所以在親政之後,他才會“依貞觀故事”,任賢納諫,興利除弊,並通過十幾年的勵精圖治,使得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累歲豐稔”“年谷屢登”。據唐人鄭綮在《開天傳信記》中稱,唐玄宗封禪泰山前後,大唐天下“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諸國,悉平為郡縣。自開遠門西行,亙地萬余裏,入河湟之賦稅。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管戶一千余萬,米一鬥三四文,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由此可見,此時的大唐帝國確實已經呈現出一派繁榮富庶的盛世景象。

綜合上述的主客觀條件,我們有理由認為,此時的唐玄宗是配得上“治世明君”之稱號的,因此當然也就有資格舉行一次“受天命,告成功”的封禪大典。

玄宗的《允行封禪詔》頒布後,以張說為首的文武百官就開始了禮儀制訂、文告草擬、議程安排、人員派遣、物資調配等一系列籌備工作。在緊張忙碌地籌備了將近一年之後,張說等人的工作才宣告完成。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十一日,玄宗從東都洛陽出發,啟程前往泰山,隨行的有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四夷酋長、各國使節,以及大批的軍隊和侍從人員,一路上旌旗招展,鼓樂喧天。扈從人員所騎的數萬匹馬,分別以不同顏色單獨編隊,或純白,或純黑,或棕黃,或棗紅,形成了一個個色彩鮮明的方陣,遠遠望去,如同大片大片的錦緞鋪展在大地上。在綿延不絕的大隊人馬後方,還有滿載各種物資的後勤車隊,從首至尾長達數百裏。每當封禪隊伍停下來進餐或休息,方圓數十裏內全是人員和馬匹,熙熙攘攘,萬頭攢動……

此次封禪規模之浩大,場面之壯觀,比之高宗當年的封禪,亦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十一月初六,浩浩蕩蕩的封禪隊伍終於來到泰山腳下。玄宗命百官、儀仗和軍隊留在山下,僅率張說等中書門下的主要官員、宗室親王及負責祭儀的禮官登山。

十一月十日,玄宗君臣在泰山頂峰正式舉行了隆重的祭天儀式。

儀式開始後,禮官在封壇上高聲宣讀告天玉牒:“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土德……上帝眷祐,賜臣忠武。底綏內難,推戴聖父。恭承大寶,十有三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宗,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舊唐書·禮儀志三》)隨後,玄宗親自主持初獻,由邠王(原豳王)李守禮主持亞獻,寧王李憲主持終獻。

獻禮畢,玄宗親手點燃了堆滿柴薪的“燎壇”。當巨大的火焰騰空而起,群臣山呼萬歲,山下的文武百官和大隊人馬立刻響應,一時間萬歲之聲震天動地,響徹雲霄。

此時此刻,正值不惑之年的李隆基佇立在高聳入雲的泰山之巔,俯瞰著莽莽蒼蒼的帝國山河,回首過去四十年的崢嶸歲月,眺望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不禁豪情滿懷,感慨萬千。

是的,李隆基有理由為這一刻感到自豪。因為這一刻,他所登臨的不僅是泰山之巔,同時也是歷史之巔。因為他終於實現了上天賦予他的神聖使命,開啟了一個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