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河陽

史思明連連受挫,偷雞不成反蝕了好幾把米,其憤怒可想而知。

十月中旬,史思明終於下令對河陽發起強攻。

他的首攻目標是河陽南城。

當時,南城的唐軍守將是鄭陳節度使李抱玉。李光弼問他:“將軍能不能為我堅守南城兩天?”

李抱玉沒有回答,而是反問:“兩天後怎麽辦?”

李光弼說:“兩天後救兵不到,任你棄城。”

李抱玉當即允諾。原本他還以為李光弼一定會給他下死守的命令,沒想到居然只要求守兩天。李抱玉頓時如釋重負——兩天一晃就過了,這任務太容易了!

然而,直到燕軍開始攻城,李抱玉才意識到這兩天有多麽漫長。因為燕軍在此前頻頻受挫,自上而下都憋了一肚子悶氣,如今一開打,郁積多日的怒火發泄出來,其戰鬥力遠遠超出李抱玉的意料,完全可以用“可怕”兩個字來形容。

燕軍像瘋了一樣,攻勢一波接著一波,完全不給唐軍絲毫喘息的機會。從這天清晨到黃昏,燕軍的進攻一刻也沒有停止。盡管李抱玉一直率眾奮力死戰,可堅持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唐軍的防線還是被撕開了好幾個缺口,燕軍從缺口處紛紛湧入……

李抱玉萬萬沒想到——原來堅守兩天的任務是如此艱巨!

因為他連一天也沒守住。

眼看城陷在即,擺在李抱玉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要麽戰死,要麽投降。

情急之下,李抱玉近乎絕望的腦中忽然靈光一閃,發現自己還有第三種選擇。

他隨即派人去向燕軍請降,說:“我軍糧草已盡,請允許我們明晨出降。”

史思明聞言大喜,當即下令停止進攻。

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唐軍既沒有豎起降旗,也沒有打開城門。史思明在城外等了老半天,才意識到自己被李抱玉忽悠了。

是的,就利用這一個晚上的時間,李抱玉已經在城防的幾個缺口處重新修築了防禦工事。安心休息了一夜的唐軍官兵也已精神抖擻地進入陣地,在各自的戰鬥崗位上嚴陣以待。

史思明咬牙切齒地下達了再度進攻的命令。

可這一天,戰場上的形勢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因為燕軍經過昨日瘋狂的進攻之後,士氣已有所衰竭;而唐軍官兵都相信只要再堅守一天,援軍必到,所以人人鬥志昂揚。

觀察到燕軍士氣已經大不如昨時,李抱玉決定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他一邊率眾抵擋燕軍的進攻,一邊大膽地派出一支精銳騎兵,悄悄繞到了燕軍的背後。當這支奇兵對燕軍發起突襲的同時,城中守軍也隨之殺出,迅速對燕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史思明萬萬沒料到,昨天被他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唐軍居然還敢主動出擊。他暴跳如雷,匆忙組織反擊。可在唐軍的前後夾攻之下,燕軍的建制一下子被打散了,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最後被唐軍打得大敗,只好紛紛潰逃。

史思明拿不下南城,只好命宰相周摯率部轉攻中潬城。

此城由李光弼親自駐守。中潬名義上叫城,事實上並沒有像普通城池那麽高的城墻。它四周僅有高度及人肩的矮墻,稱為“羊馬城”。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中潬城不能算城池,充其量只是一座營寨。

僅靠低矮的羊馬城,肯定是阻擋不了敵人的進攻的。作為輔助的防禦手段,中潬城外四面皆圍有一重柵欄,柵欄外還環繞著一條深、廣各二丈的壕溝。可即便有壕溝、柵欄和矮墻的三重防守,中潬城在河陽三城中的防禦力仍然是最薄弱的(這也就是李光弼親自駐守中潬的原因)。所以,要想守住中潬城,就必須立足於戰,而不能僅僅依靠消極防守。

十月十二日,燕軍開始進攻中潬。

李光弼命部將荔非元禮率精銳士卒在羊馬城布防,自己則登上中潬城的東北角,在一處瞭望台上縱觀整個戰場,用一面小紅旗進行指揮。

燕軍憑借人多勢眾,同時從三個方向發起進攻。每個方向各有八支縱隊,每支縱隊前面由士卒鏟土填溝。一填平,後面載有攻城器械的車輛就緊跟上來,士卒繼而砍伐柵欄,開出一條進軍通道。

眼看著燕軍從三個方向迅速逼近,而荔非元禮卻還按兵不動,瞭望台上的李光弼急了,連忙派人去質問他:“你眼睜睜地看著敵人填平壕溝、砍開柵欄,為什麽動也不動?”

荔非元禮回話:“大人是想守,還是想戰?”

李光弼說:“當然想戰。”

荔非元禮說:“既然想戰,敵人耗費體力替我們填溝開柵,何必阻攔?”

李光弼聞言,忍不住笑了,看來自己也有輕率急躁的時候。荔非元禮顯然是想以逸待勞,然後趁燕軍疲憊之際發動進攻。他命人給元禮回話,說:“很好,我倒沒想到這一層,你伺機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