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光叔”的帝王之路

唐宣宗李忱曾經被視為智障人士。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這麽認為。

從他出生的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起,到他登基的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在整整三十七年的時間裏,他一直被當成傻子。

李忱是憲宗李純的十三子、穆宗李恒的弟弟,也是敬、文、武三朝天子的皇叔。如此尊貴的一個宗室親王,怎麽會在整個前半生都被當成傻子呢?

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李忱雖然是憲宗的親生兒子,但卻是庶出。他母親鄭氏僅僅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宮女,而且入宮前還是鎮海節度使李琦的小妾。說白了,她就是憲宗皇帝平定鎮海時獲取的一件戰利品。入宮之後,她成了郭貴妃(穆宗生母)的一個侍女,因年輕貌美,被憲宗臨幸,不久就生下光王李怡,也就是現在的宣宗李忱。

由於母親地位卑微,光王出生以後,自然享受不到其他親王那樣的榮寵,只能在一個無人注目的角落裏孤獨地成長。所以,李忱從小就顯得落落寡合、呆滯木訥,往往與其他親王群居終日而不發一言。長大成人後,這種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人們紛紛猜測,這可能和他在穆宗年間遭遇的一次驚嚇有關。

當時,光王入宮謁見穆宗生母懿安太後,不料剛好撞上宮人行刺,雖然這個突發事件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從此以後,光王就顯得更加沉默寡言。十六宅的皇族宗親們於是認定——這個本來就呆頭呆腦的家夥這回肯定是徹底嚇傻了。

此後,無論大小場合,光王就成了人們取笑和捉弄的對象。有一次,文宗皇帝在十六宅宴請諸王,席間眾人歡聲笑語,唯獨光王悶聲不響。文宗就拿他開涮,說:“誰能讓光叔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諸王一哄而上,對他百般戲謔。可這個光叔始終像一根木頭,愣是一句話也沒有,甚至連嘴角都紋絲不動。見此情景,文宗不禁笑得前仰後合,眾人也隨之哄堂大笑。

然而,一個年輕的親王卻忽然間止住了笑容。

他就是後來的武宗李瀍。

雖然,性格活躍的李瀍剛才還是戲弄光王最起勁的一個,可現在他卻死死盯著這個面無表情的光王,心裏飛快地掠過一個念頭——一個人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不為一切外物所動,如果不是愚不可及,就是深不可測。

李瀍忽然有點不寒而栗。

他下意識地覺得,光王很可能屬於後者。

到了李瀍登基之後,那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這個“傻子光叔”真的像所有人認為的那樣,是一根木頭嗎?

不。武宗李瀍越來越覺得,光王內心深處極有可能隱藏著一些不為任何人所知的東西。

倘若真的如此,那麽作為天子的李瀍就不能對此無動於衷了。

後來,種種“意外事故”就頻頻降臨到光王身上,要麽是和皇帝一起玩馬球時突然從馬上墜落,要麽就是在宮中走著走著突然間摔得鼻青臉腫。

然而,光王的命很硬,始終沒有出大事。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武宗又邀請諸王和光王隨他一同出遊。酒後回宮的時候,已經是深夜,跟大家一樣微有醉意的光王再次“意外”摔下馬背,昏倒在冰天雪地中。

漫天飄飛的鵝毛大雪很快就把他層層覆蓋。

李瀍和許多人都料定,這個掉隊的家夥肯定是回不來了。

然而,第二天一早,人們卻在十六宅裏看見了光王,一個活的光王。盡管他走路一瘸一拐,臉上也是青一塊紫一塊,可這個令人驚訝的事實還是擺在了李瀍面前——光王沒死,他好像無論如何也死不了。

武宗李瀍愕然良久,最後終於橫下一條心。

他不想再煞費苦心地制造什麽“意外”了,他現在想動真格的。

隨後的一天,光王突然被四名內侍宦官綁架,關進了永巷,幾天後又被扔進了宮廁。內侍宦官仇公武勸武宗幹脆把這個傻子殺了,一了百了。武宗馬上就同意了。

可是,武宗沒有料到,仇公武並未殺死李忱,而是將他從宮廁中撈了出來,然後把他藏進裝糞土的車中,偷偷運出了宮……

光王再一次大難不死,從此流落民間,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後來的許多筆記史和民間傳說都稱,光王隱姓埋名,跋山涉水,一直逃到了浙江鹽官(今浙江海寧市西南),在安國寺落發為僧,法名瓊俊。二百多年後,北宋的大文豪、也是著名的佛教居士蘇軾途經此處,追憶唐宣宗李忱的這段傳奇人生,心中感慨,特地留下了一首詩:“已將世界等微塵,空裏浮花夢裏身。豈為龍顏更分別,只應天眼識天人。”

據說,沙彌瓊俊後來成了一名四處參學的雲水僧,曾與禪宗高僧黃檗禪師一起雲遊。有一天,他們走到了江西的百丈山。黃檗禪師凝望著懸崖峭壁上奔騰激濺的一道飛瀑,朗聲出對:“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