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開後百花殺(第2/2頁)

看來,官方的宣傳根本就不可信。

然而,短短幾天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因為大兵們實在是憋不住了。自從造反的那一天起,燒殺擄掠已經逐漸變成他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樂趣,如今叫他們每天不燒不搶、無所事事,簡直比叫他們去死還難受。

於是,幾乎就在一夜之間,黃巢的大兵們就撕掉了溫良恭厚、樂善好施的假面,紛紛抄起武器和火把,急不可耐地沖上了街頭。

刹那間,繁華富庶的大唐帝京就變成了一座死亡之城。

到處都在搶劫和縱火,到處都在強奸和殺人。每一座房子都烈火熊熊,每一條街道都濃煙滾滾,每一處坊間都充斥著令人發指的暴行,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絕望和恐怖的氣息。長安的士民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眼中寫滿了困惑、驚恐和無助。

黃巢與尚讓也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盡管他們頻頻勒令士兵停止暴行,可是卻屢禁不止……

在我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上,凡是提到農民“起義”,總是會用這麽一句話來總結和評價:“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反動統治,調整了生產關系,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因而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在中國歷代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中,到底哪一次真正“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黃巢領導的這次“起義”除了攻城、殺人、搶劫、縱火、強奸之外,除了讓黃巢和他的農民弟兄們翻身做主、從被壓迫者變成壓迫者之外,並沒有任何制度建設的東西,也看不出他們對歷史發展作出了什麽貢獻。

當然,有一個貢獻還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極大地消滅了社會人口,緩解了過剩的人口與有限的土地之間的緊張關系,客觀上提高了人均土地面積的占有量。除此之外,黃巢“調整”了什麽,“解放”了什麽,“推動”了什麽,實在是沒看出來。

相反,凡是黃巢軍隊經過的地方,只看到了“赤地千裏”、血流成河,只看到了落後、野蠻、殘忍、暴虐、血腥,以及對社會的巨大破壞。盡管黃巢和他的弟兄們之所以揭竿而起,是因為朝政腐敗和民不聊生,盡管農民們爭取生存權的鬥爭具有一定的正當性與合理性,但這並不能成為他們宣泄仇恨、濫用暴力的借口,更不能以此作為“革命者”剝奪他人生命財產權的理由。

據說,中國是世界上爆發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國家。歷史上的歐洲,直到八世紀才有關於農民起義的零星記載,從那時起到十六世紀的八百年間,西歐幾十個國家數得著的農民起義總共也不過七八次。如果按照農民起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這一邏輯,中國應該早已領先於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領頭羊才對。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中國非但沒有獲此殊榮,反而早早陷入了僵化、停滯、封閉、保守的歷史困局之中,到了近代,更是被飛速發展的西方文明遠遠甩在了身後。

由此可見,“農民起義”帶給中國的,無非只是用一種“以暴易暴”的方式,不斷重復並強化“一治一亂”的歷史循環而已。無論歷代農民起義最終有沒有獲得成功,都無助於中國擺脫專制制度的禁錮和束縛,也無助於中國走出幾千年不變的循環怪圈。因為歸根結底,無數的黃巢們揭竿而起的最大動力,不過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彼可取而代之”這種黃袍加身的夢想罷了;而他們的“革命”結果,充其量也就是通過暴力手段完成政治權力和私人財產的轉移而已。即便他們成功摧毀了舊王朝,歷史也仍然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有可能出現倒退。因為新政權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有可能比舊王朝更專制、更腐敗、更黑暗。

既然黃巢們本來就不具備制度變革、文化創新的訴求和願望,更不具備相應的智慧和能力,那我們憑什麽認定他們能推動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