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南宋亡國(第4/4頁)

攻陷了樊城的蒙古軍,將巨炮放在該城的城墻上,將炮口對準對岸的襄陽城,開始射擊。遭到這樣的攻擊,呂文煥也無可奈何。

一二六八年十月開始守城,至今已經過了五年,襄陽城中的糧食已經用盡,守城的將士在巨炮的攻擊下,士氣低落。

劉整以前和呂文煥的關系很好,看準這個機會,他開始勸降。

閣下孤軍奮戰,已歷數年,作為武將,已經盡了自己所能。現在貴城處於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下,連螞蟻都逃不出去。可汗非常欣賞閣下對宋的忠誠,閣下繼續抵抗也沒有什麽意義,如果棄暗投明,將會得到可汗厚遇,而且還能保住將士和城內百姓的性命。”

劉整命人用弓箭往城內射去了勸降信。

接著,阿裏海牙為了顯示誠意,走到城墻邊,折斷了箭。

呂文煥召集親信商議,取得全軍將士和城內百姓的同意,決定投降。

呂文煥已經做好了犧牲的心理準備。按照之前蒙古軍的做法,開城投降之後,將士和百姓都會遭到屠殺。雖然呂文煥自己不願苟活於世,但他還是想靠著自己和劉整的關系,保全麾下的將士和城內百姓的性命。

但是,呂文煥沒有想到,忽必烈不但沒有殺他們,還對他和他的幾個部下以禮相待。

“你們可謂智勇雙全,希望幾位以後能夠輔佐朕。”

忽必烈不僅沒有將他們治罪,還任呂文煥為襄陽大都督,統領漢水方面軍。其他人都被編入忽必烈直屬的侍衛親軍中了。

原本已經做好受辱和被殺的心理準備的呂文煥受到如此禮遇,非常感動。

跟南宋朝廷的冷淡比起來,忽必烈的做法讓他們更感動。他對敵人的能力和戰績作出了公正的評價。

在樊城的攻防戰中,呂文煥的哥哥一時任南宋朝廷要職的呂文德也已經去世,呂文煥對南宋的情感越來越淡薄。

宋已經明顯放棄了樊城。為了這麽一個冷淡的朝廷,樊城守將範天順和牛富、舍命前來支援的張順和張貴以及很多將士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呂文煥的投降迅速改變了戰局。他的軍事才華自不必說,他的投降給南宋的精神打擊是巨大的。在南宋,他被視為軍神。而這個軍神現在投靠了蒙古,成為蒙古的先鋒,轉而攻打南宋。南宋軍知道他對南宋的軍隊了如指掌,忽必烈得到他的援助,可謂如虎添翼。很多南宋軍因此不戰而降。

一二七四年,忽必烈決定對南宋發起全面進攻,宣詔如下:

“爰自太祖皇帝以來,與宋使介交通。憲宗之世,朕以藩職奉命南伐,彼賈似道復遣宋京詣我,請罷兵息民。朕即位之後,追憶是言,命郝經等奉書往聘,蓋為生靈計也。而乃執之,以致師出連年,死傷相藉,系累相屬,皆彼宋自禍其民也。襄陽既降之後,冀宋悔禍,或起令圖,而乃執迷,罔有悛心,所以問罪之師,有不能已者。今遣汝等,水陸並進,布告遐邇,使鹹知之。無辜之民,初無預焉,將士毋得妄加殺掠。有去逆效順,別立奇功者,驗等第遷賞。其或固拒不從及逆敵者,俘戮何疑。”

史天澤和伯顏任右翼軍總將,阿術、阿裏海牙和呂文煥任副將。

右翼軍以孛魯歡為總將,阿剌罕、劉整、塔出和董文炳任其麾下將領,負責對江南作戰。總兵力達二十八萬。

在呂文煥的引導下,蒙古軍發起了進攻。首先,位於長江中遊的最大據點鄂州不戰而降。蒙古軍對投降的人沒有施加任何處罰,這座城市的一切都保持原樣。

鄂城的將士和百姓原本聽說蒙古軍一向嗜殺,但是這次的做法讓他們難以置信。他們投降後的生活,比之前還要優越。

消息迅速傳開,蒙古軍所到之處,對方都不戰而降,甚至站到城門口歡迎他們的到來。

一二七六年一月,南宋都城臨安開城。宋的遺臣帶著兩個年幼的皇子漂泊到東南沿海進行一些零星的抵抗,直到一二七九年。到此時,南宋實際上已經滅亡。

忽必烈以最小的犧牲降服了南宋,並使其百姓歸順,將其完全吞並,可謂取得非常理想的戰果。

從成吉思汗第一次翻越長城至今,已經有六十五年,從闊出的南征算起也有四十年。持續多年的對抗終於結束,歸為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