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平房的落日(第6/6頁)

講話結束之後,雙方進行了座談。“1978年7月的一天,一位高齡的日本人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了平房區,他在口字樓(原731特設監獄)前獻上了一束白色的鮮花之後,口中念念有詞。附近的人感到很奇怪,詢問老人的姓名。他說叫上坪鐵一,現年87歲,偽滿時代曾任原安東縣憲兵隊長。戰爭時期,他曾把22名‘馬魯太’送進731部隊。他從日本來到這裏是懺悔自己過去的罪行。”席間,平房的人談了這樣的一段故事。

中方的這一證詞,和原關東憲兵隊司令部第三課課長吉房虎雄中佐的下述手記是一致的:

1944年8月,上坪鐵一中佐當上了雞寧憲兵隊隊長。為了提高達境憲兵隊的“成績”,他知道,最大限度地利用“特別移送”是一個最有效的做法(中略)。同年11月初,他探知了軍事情況,捏造了“進行反滿抗日運動”的借口,逮捕了居住在平陽的善良的農民王環女士和她的父親共15人。(中略)

平陽分隊長曾場中尉等30名憲兵,一個多月裏,不讓他們吃,不讓他們睡,加以種種兇殘的拷打,但未能發現任何事實。(以下略)

張女士雙頰消痩,頭發零亂,蒼白的臉上傷痕累累,又有些腫脹,但是,她只說:“我到蘇聯去訴說中國農民瀕臨死亡的痛苦,這有什麽不對呢?”除此之外,她一句話也沒講。(中略)這樣一個被嚴刑拷打、傷痕累累的人,不能釋放,送上法庭又沒有充分的事實根據,考慮到已向司令官報告了“逮捕了15人的重大事件”,無論如何也必須把這一事件作為自己的“成績”。反復思考的結果,只有把他們送進石井部隊。包括張女士和她的父親在內,把6名拷打致殘的人作為“特別移送”轉送進了石井部隊,其他人勉勉強強地釋放了。(《在華日本戰犯的自白》,引自《侵略》一書,新讀書社出版》)

王先生和韓曉先生最後說:“如果原731部隊人員希望來平房訪問的話,我們這裏隨時都熱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