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誤用照片的原委(第5/5頁)

我對在我身邊保護的許多警察表示深切的感謝;同時也希望當信仰和主張發生對立時,確立正確的真正的言論自由,而不需要那樣的保護。

我還接到了許多右派分子的來信和電話,其共同的特點幾乎都是匿名的。從其言行、訂閱的報紙以及所屬團體名稱,就可以判斷他們是右翼。發表意見時,不講明姓名和住址,我只能認為是對自己的言論不負責任。這次發生如此重大的誤用照片問題之後,我估計寫第三集將會遇到極大的困難。由於誤用照片,整個《惡魔的飽食》的內容都會遭到懷疑,這是不得巳的。但是,如果因這件事而抹殺《惡魔的飽食》全書,使其陷於窘境的話,那麽,在731部隊屠殺的無數靈魂是不會瞑目的,而且迄今向我們提供重要證詞和資料的證人及合作者的努力,也將化為烏有。

我一不留神,陷入了寫作前隱藏的可怕的陷阱之中,但是,為了由於日本的侵略非法地被奪去生命和財產的人們,為了不重蹈覆轍,今天,作為作者,我必須全力以赴地捍衛《惡魔的飽食》這部作品。

《惡魔的飽食》第一集和第二集,主要是根據加害者的證詞和受害的證詞寫成的。現巳完成。

加害者想對自己所犯的罪行盡量加以掩蓋或縮小,而被害者對所蒙受的損害存在著誇大的傾向。以加害者的證詞為主體寫成的《惡魔的飽食》第一、二集凝聚著加害者的膽量和贖罪意識。它不是將已經發表過的資料匯編或借用、分析、綜合他人的資料,而是基於本人體驗的歷史證詞。根據加害者和受害者雙方的證詞就能夠揭發軍國主義,不能因為誤用照片問題就將一切化為烏有。

教科書問題,被認為是由《諸君》(月刊)和《文春周刊》等誤報。根據兩雜志的報道,不存在由於審定而把日軍對中國的侵略改寫為“進入”的事例,但是,日本對中國的所作所為,是不折不扣的侵略,文部省迄今在相當長的期間內企圖在教科書裏不引人注目地去除侵略字樣,這也是事實。

嚴重的並非何時誤報,而是在國民不知不覺之間把“侵略”調換成了“進入”這一事實。《產經新聞》立即發表了誤報的謝罪消息,獲得了一部分新聞界人士和文化人的贊賞。這種謝罪不是向讀者,而是向文部省和政府吧!如果真向讀者道歉的話,與其說是就誤報問題,毋寧說應該道歉的是在此之前沒有注意到文部省巳花時間把“侵略”巧妙地改寫成“進入”的事實。

關於這次誤用照片問題,我接受了許多記者的采訪。從他們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兩種傾向:一種是就誤用照片追究我作為作者的責任;另一種是以此作為絕好的突破口來攻擊共產黨,並企圖掩蓋日本犯下的戰爭罪行的事實。

追究我本人的責任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把矛頭指向別處,我絕不接受這種記者的采訪。這是對特定的新聞界人士拒絕采訪的理由。

所謂歷史,是由體驗者的證詞或記錄積累而成的。包括記憶的出入、不準確之處等的綜合,構築了歷史的金字塔。

誤用照片和說明文字,都是由於相信照片的真實性而發生的。雖然我們對照片的驗證,缺乏充分的注意,但這絕不是故意的。

作者有重大的過失,也不是故意的,不能以這種過失來洗刷日本過去蓄意犯下的罪行。

我們絕不允許搪塞說,那不只是日本犯的罪行(只要是戰爭,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可能犯同樣的罪行)。這種托詞是他們為了使犯罪正當化而經常使用的手段。只要加害者不進行反省,戰爭的悲劇就會重演。把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說成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這種自以為是的,而且是時代錯誤的愛國主義,最終只能使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孤立起來,並導致滅亡。“國家利益”、“大和民族”、“大東亞共榮圈”、“八纮一宇”、“聖戰”等想法,導致隨意地將中國的領土滿洲當做日本的生命線,驅使全體國民進行侵略戰爭。這些事實,我們是不應忘記的。錯誤的愛國主義曾釀成一場戰爭的噩夢。一旦再次爆發戰爭,被驅趕上戰場的將是那些尚未得到國家一點恩惠的年輕人。戰爭的指導者是不會自己拿起武器上戰場的。正是由於我充分認識到日本是個非常美好的國家,為了不再重蹈覆轍,所以才從加害者的角度將(過去的)這種錯誤記錄下來,傳達給下一代人。我們並不是不反省的民族。

在這裏,我謹向讀者及支持者表示深切的歉意,並表示我的決心,希望大家今後仍能給予支持。(本文系摘要,原載1983年1月號《文藝春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