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帝國疑雲(第3/9頁)

張袞在南征過程中為解決治民官的缺乏,不斷向拓跋珪舉薦漢人為官,往往均被錄用。這些漢人多為出色的高門士族,才能是有的,是否肯真心為北魏國服務,張袞不得而知。魏軍幾乎是一戰平定山西,占領城市無數,為盡快把占領區治理好,張袞推薦官員多少有些倉促,比如盧溥和崔逞。

盧溥與張袞同鄉,兩人談了那麽幾次話,張袞便推薦他給拓跋珪。盧溥出自範陽盧氏,鄉裏勢力很大,拉攏盧氏加強北魏的統治原無過錯,可後來盧溥聚黨謀反。崔逞,張袞根本沒見過,聽說有才,“聞風稱美”,便向拓跋珪大力舉薦。張袞一心追隨拓跋珪,又是共患過難的,深得拓跋珪信任,從來不患得患失,有什麽說什麽。

不做事不出錯,只要做事難免出現差錯,何況不計後果地做呢?鮮卑貴族正是看準他的性格,借機抓住“盧溥叛亂”和“崔逞事件”攻擊張袞和漢人集團。

崔逞是高門望族,從三國曹魏開始,祖輩歷任各朝各代的高官。崔逞有文才,在前燕、前秦、後燕都做過官,曾經編修過《燕記》。張袞極力推薦,拓跋珪對崔逞禮遇甚重,拜為高官。魏軍攻打中山的時候,軍中乏食,老百姓藏著糧食自己吃不肯繳納。拓跋珪向群臣問計。崔逞說,桑葚可以補助食糧。古人說過,鸮鳥(鳴聲惡劣的一種鳥)吃了桑葚,鳴聲會變好。

拓跋珪聽從崔逞的獻計,令百姓繳桑葚當租,崔逞害怕魏軍擾民,又說可以讓士兵們自己去摘取,不過要快,時間一長,桑葚會落盡。拓跋珪當時火了,將士們要打仗,怎麽能去采果子!鮮卑貴族利用這件事大肆攻擊崔逞,說他諷刺我們鮮卑將士是鸮鳥,不是好鳥。拓跋珪果然很生氣,不過沒有發作。

不久,又發生一件事,東晉將領郗恢給拓跋珪弟弟拓跋遵寫了一封信,上面有一句話“賢兄虎步中原”。拓跋珪一看,又上火了,心想我是皇帝,你不寫尊稱說什麽賢兄,明明看不起我嘛,於是叫張袞告訴崔逞,寫封回信給我貶一貶晉朝皇帝。

崔逞稱晉安帝為貴主。這一下,拓跋珪真火了,新賬舊賬一起算,心想我頂著多大的壓力保你用你,你卻不盡心辦事,怒斥崔逞說:“貴主何如賢兄!”下令將崔逞處死,此事累及張袞,降職處理。

拓跋珪明知與張袞無關,不得不忍痛割愛,還算手下留情。年過七十的張袞從此退出政壇,一年後郁郁死去,臨死之前念念不忘北魏平定天下的大業,上疏執著地勸拓跋珪注重文德教化,表章最後一句顯示出他與拓跋珪君臣之間的難忘恩情:“臣雖暗劣,敢忘前志,魂而有靈,結草泉壤。”

人生自古誰無死。為了帝國的繁榮與強盛,生命又算得了什麽。張袞的功績不可磨滅,他將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灌輸給拓跋珪,告誡說盡管魏國武運強大,但四海未服,平天下靠得是文治和武功雙管齊下,不可偏廢。拓跋珪當時陷於政治鬥爭之中未能對其褒獎,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對此給予極高榮譽,策贈太保,謚文康公。

張袞對北魏忠心耿耿,一心報拓跋珪知遇之恩,沒有民族偏見,畢生致力於民族融合事業。崔逞則對晉朝抱有好感,對晉朝皇帝的恭敬出於漢民族感情使然。拓跋珪殺崔逞並非因為兩件小事,實是派別鬥爭的結果,對鮮卑貴族做一些讓步。拓跋珪的退讓並沒有使他們感到滿意,一個又一個的陰謀接踵而至。

叁 手鑄金人

拓跋珪做了皇帝,當然要有一位皇後。拓跋珪稱帝時二十九歲,此前,已經有一任夫人,匈奴獨孤部劉眷的女兒、劉羅辰的妹妹。當初拓跋珪為拉攏獨孤部的牧民,分裂親劉顯的勢力娶了劉氏,非常寵愛,生有一女一子,女兒華陰公主,兒子叫拓跋嗣,即後來的魏太宗明元皇帝,時年七歲。劉氏長期為拓跋珪打理後宮,並生有一男,理所當然應該母儀天下。奇怪的是,北魏帝國的皇後王冠最終落在了別人的頭上。

公元400年三月,後燕皇帝慕容寶的小女兒慕容氏成為北魏國第一任皇後。慕容氏在中山城陷落後被拓跋珪納入後宮,經左丞相衛王拓跋儀等人的請求通過手鑄金人立為皇後,別以為它是一場普通的立後,背後隱藏著太多的故事。兩個女人的皇後之爭是通過“手鑄金人”來實現的。劉氏沒有鑄成。慕容氏成功鑄就,成為北魏國唯一一位手鑄金人成功而被立為皇後的女人。

所謂手鑄金人是魏晉以來少數民族中流行的一種用來占蔔吉兇的方法,關於它的來源已無從查考。我們試著推測一下,手鑄金人測吉兇絕非始自拓跋部。《晉書》曾經記載,武悼天王冉閔曾派常煒出使燕國,燕王慕容俊問他:“聽說冉閔鑄金人為己像,壞而不成,何得言有天命?”就是說早在冉魏時代鑄像問天的方式已經開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