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帝之死(第4/15頁)

軍官我做,習氣不改。張欣泰我行我素,喜歡交結名士。下了班,軍服一扔,戴著鹿皮冠,衲衣錫杖,懷裏抱著素琴,遊園林,逛山澤,吟嘯江湖。有人向齊武帝舉報:“張欣泰不管軍務,整天遊玩。”蕭賾很生氣,怒道:“將家兒何敢做此舉止!”

朝廷中一幫門閥名士什麽工作不幹,你張欣泰不照照鏡子,軍官家庭出身也敢這樣。張欣泰從小這脾氣,變不了。蕭賾出巡新林,下詔張欣泰甲仗廉察,武裝巡查,遇有不合格的官員依法查辦。張欣泰領著甲兵出發,走到半路詩興大發,把隊伍扔下,自個跑到大松樹底下飲酒賦詩去了。

不巧,讓人瞧見,一個小報告上去。齊武帝大怒,召來大罵一頓,趕出宮廷。過了沒幾天,蕭賾氣消了,畢竟朋友一場,派人把他找回,無可奈何地道:“你不喜歡武官,做個清閑官吧!”

從此,張欣泰改做文職。張欣泰有識見、多謀略。荊州刺史巴東王蕭子響殺吏謀反,他曾跟隨平叛,建議停軍夏口,主將胡諧之不聽。不過,他不知道其中隱藏的陰謀。

魏軍南侵,用人之際。齊明帝蕭鸞委任張欣泰為軍主,跟隨崔慧景增援鐘離。張欣泰對崔慧景道:“崔公以為,北人於邵陽洲上築城是何用意?”

“當然是阻我大軍西援鐘離。”

“此其一也!”張欣泰將手中錫杖向地“咚咚”連擊兩聲。“強進,退也!春水方生,我大軍水路通暢。北人於洲上築城豈非以己之短克我所長。不過怕我軍隨後追擊,擋我追兵罷了。”

崔慧景對於張欣泰衲衣錫杖、擺出一副世外高僧的姿態誇誇其談的樣子,一點不反感,反而頗為欣賞。

“依你之見,我們怎麽辦?”

“自然和為貴。打打殺殺,愚者所為。我修書一封,明日親到邵陽城下送與北人。他們自然會退兵。”

“哦?”崔慧景半信半疑,“那就辛苦一趟。”

碧空萬裏,晴朗的好天氣。淮河水漲,一片茫茫。一葉輕舟離開齊軍水寨向邵陽洲飄來。張欣泰手撫素琴端坐舟中,身邊兩名隨從長身而立。碧波蕩漾,琴聲幽幽。小船逆流而上,直抵江中的沙洲。

邵陽城頭,甲兵如林,刀矛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片片寒光。隨從向城上的魏兵喊話:“我家軍主奉崔冠軍之命致信廣陵侯,可否一會。”

主攻鐘離的魏軍統帥拓跋衍聽說齊軍有人來和談,精神為之一振。戰爭打到春天,淮河水生,有利於南方水軍。皇帝拓跋宏召集將領們議事,同時征求後方的大臣們,得到統一的意見,撤軍。可問題在於如何退。苻堅當年南征便被晉軍追擊,百萬大軍一朝散盡。

拓跋衍接過書信一瞧,上面寫道:“聽聞攻打鐘離是閣下之策,真是荒謬!《兵法》雲:‘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閣下難道沒聽過?我國家舟舸百萬,覆江橫海,直到今天按兵不動,想以一座小小邊城疲憊魏國士卒。等到夏季來臨,水滿川谷,然後乘帆渡海,百萬齊進,閣下如何抵擋。你竟然讓魏主以萬乘之重,攻此小城,是何道理?攻而不拔,誰之恥辱?假令能拔,我百萬戰船,連舟千裏,舳艫相屬,西過壽陽,東接滄海。試問閣下偏師如何守得住鐘離城?想當年魏太武帝佛狸,傾一國之眾南下,死亡大半,僅以身返,為天下所笑。前車之鑒,閣下忘記了嗎?”

拓跋衍嘿嘿一笑,率幾名貼身武士出得城來,對張欣泰道:“你不過想讓我退兵罷了,我守此城,你縱有戰船百萬,休想得過。”

張欣泰淡淡道:“東西兩城已被我攻下,邵陽洲不過一座孤城。若閣下退兵,我軍絕不追趕!”

沒有張欣泰求和,拓跋宏也要退兵,他不能等到夏天,夏天是南方人的天下。第二日,各路魏軍拔營起寨,渡河北退。

齊軍水師越過邵陽洲撲來,大大小小的戰艦覆壓河面,塞滿河川。崔慧景和張欣泰立身樓船之上,遠眺河面,東方鼓聲大作,喊殺震天。張欣泰道:“崔公,蕭啞動手啦!”蕭啞是蕭坦之的外號,因他長得肥胖黝黑,說話聲音嘶啞,為人狠毒,所以有此稱呼。張欣泰對蕭坦之陽奉陰違,誅殺蕭昭業不滿,對他沒有好印象。

蕭坦之不能容忍魏軍從容撤軍,等到魏軍半渡之時下達進攻命令。齊軍戰船迅速搶占淮河中的沙洲,將魏軍攔為兩段。鐘離守軍在沈文季、蕭惠休率領下出城向後退的魏軍發起攻擊。

撤軍前拓跋宏做出軍事部署:皇帝和大隊人馬渡河先退,前將軍楊播率三千步兵、五百騎兵在淮河南岸構築防禦陣地。

魏兵半渡之時,齊國水軍發起攻擊,占據河洲,斷絕水路,將魏軍五支部隊隔絕在淮河南岸。形勢危急,拓跋宏立馬淮河北岸,手指河中黑壓壓的齊國戰船,對諸將道:“無論是誰,若能擊破河洲上的齊兵,封直閣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