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宇文北周(第2/8頁)

魏晉南北朝崇尚美麗,那時做官不通過考試,從貴族們中間挑選,漂亮的男人優先錄取,故而魏晉南北朝歷史中的美男子比比皆是。

獨孤信風流倜儻,重信講義,武藝出眾,深得武川將士愛戴,賀拔勝最喜歡獨孤信。也就是說,獨孤郎在武川軍的好感指數超過宇文黑獺。

但是,獨孤信在中國歷史人物中的鼎鼎大名非因絕世風姿和信義,而是拜女兒們所賜。

有其父必有其女,獨孤信有七個女兒。七個漂亮女人宛如一張大網,網住武川軍團。大女兒嫁給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四女兒嫁給柱國大將軍李虎的兒子李昞,生個兒子特別有名氣,叫做李淵;小女兒嫁給十二大將軍楊忠兒子楊堅,生子也不一般,叫做楊廣。三個女兒如此,其他女兒絕非泛泛。有意思的是他的兩個女婿和兩個外孫都當上皇帝,而且是三個王朝的皇帝,其中兩位開國皇帝。周書及北史充滿羨慕的口吻慨嘆道:“周隋及皇家,三代皆為外戚,自古以來,未之有也。”獨孤信做了三個朝代的老丈人,可謂中國歷史第一嶽父老泰山。

由此可見,獨孤郎的眼光不輸羅斯柴爾德,後者懂得抓住貨幣就抓住西方財富,獨孤帥哥懂得抓住裙帶就抓住東方富貴。

獨孤郎做事謹慎,武川軍團中有威信,西魏皇室希望出一個抗衡宇文泰的人物。面對棘手的對頭,熟悉中國官場權謀運作的宇文泰采用明捧暗貶的手段。不斷給獨孤信升官,尚書令、柱國大將軍、大司馬,榮耀接踵而至。兩家聯姻,宇文泰長子娶獨孤信長女為妻。無論誰看上去,兩家親密無間,混如一體。其實兩位光屁股玩大的朋友心如明鏡。宇文泰不讓獨孤信留在關中腹地,調往甘肅一帶,任秦州刺史十多年。敵國瞧出兩人之間的微妙,公開挑撥二人關系,魏收檄文中稱獨孤信“據隴右不從”。獨孤信屢次上表請解除兵權,每次都被宇文泰拒絕。如果同意,豈不將矛盾公

宇文泰臨死之前,兩人做了最精彩的一次對決。宇文泰扔出最後的殺手鐧,打獨孤郎一個措手不及。

宇文泰召集群臣開會,告訴大家,他決定不立長子宇文毓,立三子宇文覺為繼承人,因為宇文覺系嫡出,母親是北魏孝武帝的妹妹馮詡公主。馮詡公主離過一次婚,前任老公張歡殺了一位婢女,馮詡公主認為張歡人品不好,絕非宇文泰第三者插足。

按照“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制,宇文泰選正妻的長子為世子本來名正言順。但是,鮮卑人有鮮卑人的規矩,兄終弟及,弟弟沒有就輪到大兒子,不管什麽正妻小妾。而且北魏國一百多年來的傳統都是立長子。宇文泰推行鮮卑化,名字都改鮮卑姓名,立繼承人卻用漢人傳統,分明有不可告人的想法。

宇文家族取代西魏皇族坐天下已是早晚的事情,武川軍團內部達成共識,再怎麽說老鄉總比外姓好。宇文家族的世子也就是未來的新皇帝。宇文泰廢長立幼只針對獨孤信一個人,因為宇文泰長子宇文毓是獨孤信的女婿,防備日後獨孤信外戚專權,尾大難除。這也是北魏國推行百余年“子貴母死”的原因所在。

宇文泰非常聰明,把矛盾擺到桌面上,對大家說:“我想立宇文覺為世子就怕大司馬有疑惑。”宇文泰逼獨孤信當面表態。他清楚知道,自己死後,以獨孤信在武川軍團的威望和實力推翻他的決定不是一件難事。宇文泰找準獨孤信的命門,講信用,一諾千金。只要獨孤信當著群臣的面表態贊同,日後決不會反悔。

挨了一悶棍的獨孤信偏不表態,嘴巴一閉,裝聾作啞,來了個沉默是金。他不說話,大家都不說話,誰也不想得罪西魏國兩位絕頂高手中任何一人。

眼見雙方陷入僵持,宇文泰另外一個兒女親家大將軍李遠拔刀而起,喝道:“獨孤信不贊同,殺了他。”

宇文泰見狀,急忙起身勸阻道:“何至於此啊!”

獨孤信萬萬想不到李遠會橫眉冷對出口嚇唬人,李遠曾經做過自己的部下,而且他是關中漢人豪強,絕對沒有這麽大的膽子。獨孤信心裏明白入了圈套,越掙紮套子勒得越緊。面對宇文泰決然的目光和李遠不容置疑的口吻獨孤信讓步了。只要宇文泰活著,誰做宇文家的世子別人說了不算。

事後,李遠向獨孤信表達歉意:“我也是沒有辦法。”

獨孤信恨不得一拳揍他個烏眼青,想了想,忍了,反話正說道:“今天的事多虧你呀!”

七個月後,公元556年十月雄霸關中的大英雄宇文泰安排完後事與世長辭,宇文覺繼承父親衣缽。宇文覺不是最後一個見到宇文泰的人,宇文泰死時身邊只有侄子大將軍宇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