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宇文北周(第3/8頁)

“你知道我的志向,我的兒子們太小,只有你能夠實現宇文家族的夢想。”

宇文泰說了實話,隱藏一生的大實話。昔年宇文家族縱橫遼西,離霸業一步之遙,最後敗於慕容鮮卑馬蹄下。宇文部最後的首領宇文逸豆歸迎著沙漠落日逃亡高句麗時做夢也不曾想到,宇文家族最輝煌的時刻不是在漠北,也不是在遼西,在他想都不敢想的中原聖地長安。

宇文家的黑小夥圓了祖宗不敢做的夢,雖然未能親眼看到夢想的實現,但他知道夢想已經實現。

為了這個夢,黑獺用盡最後的智力,不惜犧牲他的兒子,也許他能夠想到親手挑選替兒子保駕護航的宇文護有可能變成第二個自己。人都死了,管不了那麽多啦。

屠龍高手

宇文護全盤接收宇文泰的政治資本。但是,三無產品宇文護根本得不到柱國大將軍們認可。他想獲得西魏國最高執政官只能停留在幻想的層次上。百無一用的宇文護只有一項最拿手,玩權術。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會玩權術足夠。宇文護拉來柱國大將軍於謹。有德高望重的於謹老前輩支持,宇文護順利通過廷議,升任柱國大將軍,全面接管西魏軍政大權。

短短兩個月後,西魏皇帝拓跋廓禪讓帝位。西周王朝的古都第二次飄起周王朝的大旗,升旗的人來自武川。旗手:十六歲的宇文覺;護旗手:四十五歲的宇文護。

周王朝的最高領袖不稱皇帝,稱天王,宇文覺成為周王朝第一任天王。中國少數民族大多對秦始皇發明的“皇帝”不感興趣,認為不如佛教的“天王”。從另一個側面看出文明之間的強烈沖突。

柱國大將軍趙貴對急速躥升的新貴宇文護不滿,拉攏獨孤信謀殺宇文護。即將動手之際獨孤信勸住趙貴。

獨孤信成也“信”敗也“信”。他實在不忍心武川兄弟們自相殘殺。中國傳統文化是個不講誠信和契約的文化。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沒有真和假。一切都是假的,又都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又都是假的。

陰謀策劃叛亂即是發動叛亂,覆水難收,不存在改過自新之說。有人告發二人,宇文護誅殺趙貴留下獨孤信。時隔不久獨孤信突然明白他活下來是假的,必須去死。只有他死才能保全一切,只有保全一切他才沒有死。

側帽風流隨落花,獨孤家族與宇文家族的恩怨沒有就此停止。獨孤信的死保存了獨孤系,二十年後獨孤信另外一個女婿楊堅登上帝位,盡滅宇文氏,也算給老丈人報仇。楊堅之所以能夠輕松順利取代北周建立隋王朝,與嶽父老泰山遺留的政治遺產不無關系,否則獨孤皇後怎能與老公並稱“二聖”,成全楊堅中國歷史第一怕老婆皇帝的名頭呢。

北周宮廷的謀殺剛剛啟動,冰山才露出小小一角。

宇文覺做天王時十六歲,十六歲對於少數民族來說不小,後燕國皇帝慕容垂十三歲已經帶兵攻打高句麗。宇文護把宇文覺當小孩子看。宇文覺永遠做小孩子,宇文護永遠執政。宇文覺性格剛強,忍不下去,做天王第一年就想拿掉壓在頭頂的大石。

宇文覺秘密聯絡李植等大臣,訓練宮中親近的武士練擒拿功夫。宇文覺比起後世的康熙皇帝略差些火候。康熙找了一批少年練摔跤,小孩子不引人注意,強悍的武士容易引起懷疑。

密謀的人中間出了叛徒,宇文護誅殺密謀大臣。李植系李遠的兒子,宇文護投鼠忌器,希望李遠主動大義滅親。一年前拔刀呵斥獨孤信有功升為柱國大將軍的李遠沒有獨孤信的眼光,企圖袒護兒子,父子五人慘遭殺害,李氏家族也受到牽連。原本鐵心擁戴宇文家的關中豪強隴西李氏心靈受到傷害。

宇文護更換宮中侍衛,逼宇文覺退位。小天王宇文覺做了一番抵抗,給宮女發放武器自衛。未經訓練的女子別動隊不是正規軍的對手敗下陣來,宇文覺退位後被毒死。

西魏末代皇帝拓跋廓前腳踏上奈何橋,北周開國天王宇文覺後腳跟來閻王殿,前後不過半年。

新天王眾望所歸,乃宇文泰長子宇文毓。不能是別人,只能是宇文毓。剛剛執政一年多的宇文護得罪的人實在太多,豈敢再廢去第一繼承人。

宇文毓鮮卑名統萬突,出生於匈奴人赫連勃勃大王建造的那座千古堅城-統萬城,登上帝位時年二十四歲,膝下已有兩個孩子。

宇文毓心中最大的敵人仍然是宇文護,宇文護掌握著天王的權力和生命。兩人第一次見面就發生了沖突。宇文護不希望他立獨孤氏為王後。原因很簡單,再怎麽說獨孤信的死與他有關系。但是,屁股剛坐上寶座的宇文毓堅決拒絕。雙方爭執四個月後獨孤氏當上王後,僅過去兩個月獨孤氏香消玉殞。也許獨孤王後積郁成疾,也許另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