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明月照鐵面(第3/11頁)

不管事?高長恭做不到,他是高歡的孫子,高澄的兒子,豈能眼見敵人進攻祖父和父親開創的基業而無動於衷。他與後主高緯的對話預示面具之王走上不歸路。

高緯與高長恭談及驚心動魄的邙山大戰,關切地說道:“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高長恭不假思索地應聲答道:“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高緯沉默不語。不顧一切沖鋒陷陣只因為是高家子孫,高長恭不能逃避這份責任,而高緯卻不想讓他承擔太多。北齊非高氏之北齊,乃一人之北齊。自從秦始皇創造皇帝以來,中國大地再無旁人,只屬於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國事即家事,家事卻不包括親戚,堂兄弟不是,親兄弟也不是。

糊塗蟲高緯

唐代詩人李商隱有兩首詩專門描寫後主高緯: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此詩將高緯糊塗蟲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高緯一生做盡糊塗事,可謂糊塗蟲大王。若非武成帝高湛及早禪讓帝位,扶上馬送一程,這位親政時年僅13歲的小皇帝極有可能與帝位無緣。縱是如此,後主高緯根本玩不過他的大臣們。

武成帝高湛給高緯留下一位托孤重臣和士開。奄奄一息的高湛緊握和士開的手,拼盡最後一口氣叮囑道:“好好輔助幼主,別辜負我啊。”說罷,拉著和士開的手見鬼去了。兩人也算一對千古知遇的君臣,對於快樂人生的看法心有靈犀。

北齊錯綜復雜的爭鬥絕非和士開能夠解決。高湛剛死,各派勢力人物紛紛跳將出來。和士開的好朋友馮子琮暗算了他。黃門侍郎馮子琮是胡太後的妹夫,野心很大,想除掉和士開。

和士開心裏清楚不喜歡自己的人太多,高湛一死,幼主高緯什麽都不懂,胡太後雖與自己有私情,可一個胡太後的力量畢竟有限。和士開企圖秘不發喪,矯詔將幾個死對頭打發到地方上去。馮子琮勸說和士開趕快發喪,以免夜長夢多。和士開上當,沒有出手,對手們卻重拳出擊。

倒和大臣們第一拳揍倒馮子琮,打發馮子琮外任刺史。馮子琮萬萬不曾料到自己竟然成為大臣們打擊的第一個目標。道理說來不難,因為他是胡太後的妹夫,大臣們害怕胡太後幹預朝政,包庇和士開。第二拳揍向和士開。高睿、高潤、高延宗等親王與趙彥深、元文遙、婁定遠等一班大臣齊聚朝堂,強烈請求調離和士開。胡太後天天為情人求情,高睿等人堅決不讓步。

和士開始了一招拖刀計,假裝同意調往外任,暗地裏送美女送財物分化反和派大臣。倒和派內部意見不統一,和士開奸計得逞。驅逐和士開最堅決的高睿因不肯讓步被殺。高睿一死,和士開重掌大權。

重新掌權並不代表萬事無憂,缺少高湛保護的和士開經營起小團隊。和士開拜後主高緯的奶媽陸令萱做幹娘。北齊宮廷延續北魏傳統,對皇帝奶媽非常尊重。北魏子貴母死的時代奶媽往往被尊為保太後。

陸令萱是個有手腕和眼光的宮女,非常討胡太後寵愛,借機將兒子駱提婆帶入宮中和高緯做玩伴。她看到高緯喜歡斛律皇後的侍女穆舍利,便收穆舍利為義女。穆姓乃鮮卑大族的姓氏,丈夫出身卑賤的陸令萱趁機讓兒子駱提婆改姓穆。當然穆舍利並非出自大家讀到這裏會感覺記人名有些困難,沒有辦法,北齊時代一改孝文漢化傳統,胡風盛行,人們多用鮮卑名,有些鮮卑方語也不易理解,比如稱父親為兄兄,親生母親為家家,乳母為姐姐,妻子為妹妹。後主高緯即呼陸令萱為“姐姐”。

陸令萱還有一個軍官出身的幹兒子高阿那肱,和士開一並收入小集團。算來算去,小團夥缺一位謀士,和士開想到瞎子祖珽。說起來,祖珽因為彈劾和士開被逐出朝廷,關進地牢熏瞎了眼。但是,共同的利益讓兩位仇敵再度走到一起。祖珽想復出,和士開希望這位自比範增的老家夥助自己一臂之力。

祖珽的復出並未改變和士開的命運。從地方回到鄴城擔任吏部尚書的馮子琮唆使瑯琊王高儼幹掉了和士開,除掉和士開的計策設計得極其巧妙。

高儼是後主高緯的一母胞弟,平時瞧不慣和士開。這個小家夥比兄長有本事,敢作敢為,武成帝一度想更換太子,衡量了一下究竟未敢給北齊亂局再添一把柴。

高儼做得很絕,他知道憑自己的實力扳不倒和士開,玩了一手陰謀。馮子琮偷偷把彈劾處決和士開的奏章夾在其它一些不重要的文件中一同呈送。後主高緯根本不讀那些多如牛毛的公文,大筆一揮只顧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