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明月照鐵面(第4/11頁)

高儼拿到皇帝親筆簽名的處決令,交給禁軍總管庫狄伏連。有皇帝的簽名不由庫狄伏連不信,和士開人頭落地。這一幕戲原本結束了,誰知高儼的部下企圖借機擁立高儼為帝,強迫高儼逼宮。高儼雖然做事果斷,畢竟年少,只有14歲,受部下鼓動,率三千軍隊以清君側名義屯兵宮門。高儼想進宮,部將劉辟強害怕兵力不足,不讓高儼進,獻計誘騙和士開的同黨陸令萱母子出宮。

兵變驚動諸王,沒事兒畫鷹玩的高孝衍和做豬肉大糞丸的高延宗也來看熱鬧,蘭陵王高長恭沒有來。高延宗見大家都站在宮門外,便問:“怎麽不進去!”劉辟強回道:“兵少。”高延宗環顧周圍的軍隊一齜牙:“孝昭皇帝昔日殺楊愔,只有八十人,今有數千甲兵,少在哪裏?”

高儼等人害怕,後主高緯更害怕,入後宮見胡太後哭道:“有緣,復見家家;無緣,永別。”

機會不等人,猶豫喪失良機,邙山大戰僥幸逃得一條性命的斛律明月來了。邙山會戰,高長恭的中軍和段韶的左軍所向披靡,斛律明月的右軍被周軍沖散,周將王雄舞矛縱馬追趕斛律明月。斛律光身邊只有一個小奴,箭壺內唯有一支箭。兩人追了個馬頭接馬尾,王雄大意了,自恃勇猛,不用矛去刺,想生擒活捉這位北齊名將。不想斛律明月回身彎弓一箭。斛律明月號稱落雕都督,一丈左右的距離豈有射不準的道理。長箭正中王雄額頭,王雄抱馬回營死掉了。大意失掉的不僅僅是荊州,還有自個的性命。

斛律明月接到兩家的邀請,後主請他,瑯琊王也請他。斛律明月討厭和士開,聽到和士開死訊時拍手大笑道:“龍子所為,不同凡人。”幫誰?自然幫皇帝,同情高儼也不能幫,因為後主是他的女婿,而高儼和漢人走得比較近,馮子琮、劉辟強等人均是漢人。

斛律明月進宮見到皇帝安慰道:“小兒輩弄兵,交手即亂,只要陛下出馬,自然都散了。”

後主高緯和斛律光率四百禁軍出宮,雙方隔橋對峙。後主高緯橋上一聲喊,高儼那幫人果然散去一半。斛律明月孤身一人過橋抓住高儼的手道:“天子的弟弟殺一個人,有何可怕。”強行拉高儼過橋請罪。氣急敗壞的高緯用刀環猛敲高儼的腦袋,打得頭破血流。斛律明月勸道:“瑯琊王年少,腸肥腦滿,行為輕率,長大就好了,陛下饒了他吧。”

一場鬧劇收場,馮子琮等人被殺。縱有胡太後悉心保護,高儼最終還是遇害。令高緯痛下決心殺死親弟弟的人不是絮絮叨叨的陸令萱,而是祖珽。祖珽只說了一句話:“周公誅管叔。”連周公那樣的大聖人都殺弟弟,何況您呢。

斛律明月應該後悔幫助女婿,事過一年,後主高緯誅殺了斛律明月一門老小,此事幕後黑手依然是祖珽。

和士開這種人其實並不可怕,他無非追逐權力,得饒人處且饒人,能不結怨就不結。祖珽不然,他有遠大理想。有遠大理想的人最可怕,比如希特勒,自認為理想正確,為了實現理想而不擇手段,非但不認為傷人可恥,反而認為那是上天的使命。

和士開死了,誰來保駕護航,高緯認為只有祖珽。沒有祖珽,高緯不可能在父親活著的時候當上皇帝。更重要的一條,祖珽雙目失明,一個瞎子不會有篡位的野心。高緯看低了曾經的小偷、貪汙犯,祖珽渴望流芳青史,在歷史上留下濃濃一筆。

年青時代祖珽的座右銘為“丈夫一生不負身。”當人生色彩離他遠去,看不清世界的祖珽想法改變。欲想流芳青史,唯有做那個時代轟轟烈烈的大事,有什麽比使北齊國重新走上漢化道路更偉大的事業。出身漢人豪家,渴望一舉扭轉劣跡昭彰人生的祖珽開始最後一搏。

祖珽繼承和士開的官職,侍中雖有權但不能獨攬,祖珽將賭注押在陸令萱身上,如何讓陸令萱親近自己呢?正當祖珽絞盡腦汁,胡太後的一段醜聞給祖珽創造機會。

胡太後有一大毛病,好色,否則不會勾引和士開。魏晉南北朝時代,世俗以縱欲為尚,人情以放蕩為快。上流社會流行物品五石散就是一種春藥。高殷皇帝曾經問大臣許散愁有何過人之處?許散愁說:“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不玩男童、不搞少女就是優秀品德,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胡太後不是尋常好色,好得厲害。《金瓶梅》中的潘金蓮有句名言“養遍街日遍巷。”正好拿來形容胡太後。除與和士開等貴族私通之外,胡太後包養和尚,不是養一個,而是養一群。和尚不方便出入後宮,胡太後把和尚裝扮成尼姑。

如果後主高緯不好色也就罷了,胡太後的馬腳永遠不會露。可惜高緯好色,男尼姑長得太漂亮,高緯忍不住去調戲,往下一摸,好像是人妖,再往上一摸,原來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