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皇帝與後主(第4/7頁)

沖天王

北齊軍隊雖然疲憊不堪,但依然保持塞上鮮卑人勇猛無畏的精神,尤其安德王高延宗統領的右軍完全壓制住周軍左翼,高延宗手舞長矛沖入周軍大陣,所向披靡,不由令人想起他的四哥蘭陵王高長恭。

高延宗與高長恭雖為兄弟,相貌大相徑庭,一個容貌俊雅的美男子,一個類似相撲手的大胖子。高延宗幼年喪父,從小跟著高洋,十二歲時還騎在高洋肚子上撒尿。高洋問高延宗想做什麽王。高延宗應聲回答“沖天王!”高洋詢問宰相楊愔可否。楊愔皺皺眉頭,皇帝是天子,代表上天,你把天沖破了算怎麽一回事兒。楊愔說,國內沒有“沖天”這個地方。人不貴志氣,貴在品德,封“安德王”,安於德行的意思。高延宗的品德不怎麽樣,人嘴廁所、豬肉大糞丸即此君發明。現在看來,高延宗雄心不小,所作所為無非裝傻充愣。沖天王固然沒有成為現實,後世的黃巢繼承高延宗的豪氣,自封沖天大將軍。

齊軍右翼雖勝,左翼卻步步退卻。馮小憐驚慌失措地叫道:“敗了!”穆提婆是個膽小鬼,怕丟性命,不停唆使後主先撤,連聲道:“皇上快走吧,皇上快走吧!”後主高緯架不住身邊人慫恿,打馬如飛,逃到高粱橋。早知道會來這個地方,幹嘛填溝呢。將領們一看皇帝逃了,那還得了,紛紛追趕上來勸:“軍隊半進半退,實屬兵家常事。陣腳未動,大軍尚在,圍城的軍隊也在,陛下您跑什麽呀。您一跑,軍心動搖,人心就散了,趕快回去。”高緯想回去,穆提婆拽著高緯胳膊不撒手:“別聽他們的,他們不能相信。”

後主高緯再也沒回到前線,北齊將士找不到皇帝,士氣低落。狹路相逢勇者勝,關鍵時刻瞪不起眼來,只有失敗的份。北齊軍大敗,一萬多人戰死,丟棄的武器裝備堆集如山,唯獨高延宗全軍而還。高延宗找到後主,希望高緯把軍事指揮權全部交給他,由他抵抗北周軍,高延宗信誓旦旦表態:“我能翻盤!”

高緯注視著眼前這個殺得渾身鮮血的大胖子,剛剛殺了人家的四哥高長恭,記仇怎麽辦。高緯憨憨一笑,扭頭走了,繼續逃。

馬急風緊,朔風夾起大片落葉漫卷過來,風吹散了馮小憐的頭發。馮小憐勒住馬,取出粉鏡,靜靜整理散亂的秀發,輕輕拭去滿面塵土,不想讓皇帝看到自己的狼狽。高緯癡癡地瞧著,忘記戰敗的痛苦,忘記身處逃難的險境,心中難過,我害了她,不該讓她來平陽。

“賊兵追來啦!”朔風中傳來人喊馬嘶的聲音打斷瞬間的寧靜。馮小憐驚慌失措地收起粉鏡,與後主再次逃跑。皇後的衣冠送到,那是高緯前些日子令人從晉陽城取來的,本想讓馮小憐穿上皇後的禦服入城接受臣民與將士們的歡呼。失敗了,並不意味馮小憐不能穿,經歷這一場生死磨難,她更有資格穿上母儀天下的皇後衣袍。高緯親自替馮小憐拉住馬的韁繩,讓她穿上皇後服,冊封為左皇後,這才並馬急馳。

戰爭中冊封皇後,逃跑路上娶新娘,後主高緯挺新潮的,興奮了一陣,等到了晉陽才知形勢更加危急。周武帝宇文邕率領周軍乘勝追擊,各地北齊軍隊望風而退。

介休城守將韓建業竟被宇文邕封為上柱國,受此鼓舞,北齊國官員與將領們紛紛向北周投降,其中竟然包括禁軍軍官。高緯認為大勢已去,晉陽不安全。回哪裏去?國都?高緯不敢回,河北是漢人的天下。高緯臨行前大殺漢官,誰肯盡力守衛國都,不如去投突厥,高緯想,怎麽說自己也是一國之君,到了突厥不至於有生命危險。

晉陽城的將領們不肯放皇帝出城,皇帝走了,士兵們哪有心思守城。你說後主不聰明吧,還有些小聰明。高緯先將胡太後、馮小憐和太子高恒送往塞上邊關朔州。臨行,高緯安慰馮小憐:“你先走,我隨後就到。”

送走多余的人,高緯想開溜,任命高延宗為相國,統領山西兵馬:“並州是兄長的啦,我現在要走了。”

高延宗不想讓他走,皇帝在與不在關系將士們的鬥志。高延宗慨然道:“陛下勿走,我替陛下盡力,必能破賊。”

高緯嘆了口氣:“兄長不說大話能死啊。”

“就是,就是。”穆提婆隨口附和道:“陛下主意已定,大王不需啰嗦。”

高緯和身邊的親信們啟程,趁著夜色偷偷地溜。

想走不那麽容易,將士們把守四門,漫說一隊大活人,蒼蠅難飛。守門官兵堅決不開城門,跪求皇帝留下。高緯不說話,下令沖將出去。禁軍砍開門栓,強行突出五龍門。守城將士眼睜睜看著皇帝出城,再怎麽說也不能對皇帝動家夥。

跟隨皇帝突圍的官員們問後主:“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