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壺史:道術奇談 巖上飛仙

白石清流,綠野仙蹤。山東有縣名高唐,縣內有山名鳴石,山巖高百余仞。如果拿著東西輕輕敲擊山巖,會聽到清越的回聲。西晉太康年間,有隱士田宣居於巖石下,常拍石自樂,每到這時就會看到巖石上站有一人,身著寬大的白色單衣,於巖石上徘徊,直到天快亮時才消失不見。田宣感到特別奇怪。

一傍晚,田宣叫來一個農夫,令他拍擊巖石,自己則順著巖石上墜下的青藤爬了上去。農夫如田宣所教,落掌之後,其聲清越,不一會兒,那白衣人果又於巖石出現,田宣突然從暗處竄出,一把抓住那人的衣服,問他是幹什麽的。那人轉過頭來,古容古顏,自稱叫王中倫,是衛國人。周宣王時代(公元前800年前後),入少室山即嵩山學道術,每次經過鳴石山,特別喜歡巖石的響聲,所以經常來這裏傾聽。田宣聽後大驚,慌忙拜倒在石上,向那周朝人求養生之術,那周朝人只給他留下一塊光華如玉的小石子,然後飛步而去,開始是在巖石上走,慢慢地就淩空而行,漸漸地煙霧升起,消失在田宣眼前。

田宣得了那小石子,卻不知道有什麽用,直到有一次無聊,將那石子含在嘴裏,竟百日感覺不到饑餓,才知道是個寶貝。

從周朝到西晉,隔著一千多年的時光;從山東高唐到河南少室山,相隔近千裏,整個故事的想象力竟是如此奇特,尤其當讀到那周朝人“淩空百余步猶見,漸漸煙霧障之”時,覺得那仙影就在眼前。《酉陽雜俎》的原文如下:

高唐縣鳴石山,巖高百余仞,人以物扣巖,聲甚清越。晉太康中,逸士田宣隱於巖下,葉風霜月,常拊石自娛。每見一人,著白單衣,徘徊巖上,及曉方去。宣於後令人擊石,乃於巖上潛伺,俄然果來,因遽執袂詰之。自言姓王,字中倫,衛人。周宣王時,入少室山學道,此頻適方壺,去來經此,愛此石響,故輒留聽。宣乃求其養生,唯留一石如雀卵。初則淩空百余步猶見,漸漸煙霧障之。宣得石,含輒百日不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