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貝編:佛法記 無間道

在《酉陽雜俎》中,有“貝編”一門類,此門類專記有關佛教的秘密知識和傳說。之所以叫“貝編”,是因為在古代天竺一帶盛產貝多羅樹,該樹葉形狀如扇,適宜抄寫經文。所以又以“貝編”代稱佛經。

按照佛教的說法,生靈分六道輪回:天道、人道、鬼道、畜道、阿修羅道(阿修羅即界於人、鬼、神之間的精靈)和地獄道。作為六道之一的地獄,是最苦的。它又分多個類型,包括八寒地獄、八熱地獄、孤獨地獄等十八層,在八熱地獄中,最深一層為阿鼻地獄,又稱無間地獄,即“無間道”,它因香港的同名電影而為我們所熟知。凡入無間道的人,將受盡一切苦難,永世無有間歇,永世接受煎熬,永世不得輪回。在佛教中,地獄是用來勸誡別人的。佛教典籍通過對地獄的黑暗與恐怖的描述,警告人們:活著時,不可做惡,否則死後亡魂當下十八層地獄,受盡折磨。在《酉陽雜俎》中,關於地獄的描述不少,本則講的是地獄的分類:

八寒地獄,多與常說同。凡生地獄有三種形,罪輕作人形,其次畜形,極苦無形,如肉軒、肉屏等。今佛寺中畫《地獄變》,唯隔子獄稍如經說,其苦具悉,圖人間者曾無一據。舊說地獄中蔭牛頭阿傍,無情業所感現。人漸死時,足後最冷,出地獄之相也。

本則中提到八寒地獄,即阿部陀地獄、尼刺部陀地獄、阿吒吒地獄、臛臛婆地獄、虎虎婆地獄、缽羅地獄、缽特摩地獄、摩訶缽特摩地獄。以上八種地獄,墜入者,將會遭遇極度深寒的折磨,皮膚、唇舌、骨頭將盡被凍裂,痛苦無比。又提到生地獄,即活地獄,其有三種類型:在人間罪過輕的,入活地獄後依舊為人形;罪過稍重的,則化為畜生;更重的,則既不成人形,也不成畜形,而為一個個肉塊,預示將遭受無邊的痛苦。

在唐朝時的寺院中,多有以“地獄變”為主題的壁畫,刀山火海,牛頭馬面,殘酷刑罰,皆列畫中。其中,以吳道子在趙景公寺所繪《地獄變》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