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廣知:唐朝逸史 甘露之變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冬的“甘露之變”,結果實在令人心碎,它是唐朝乃至中國古代史上最令人惋惜和扼腕的事變:這次以撲殺專權宦官仇士良為目的的事變失敗後,包括四名宰相在內的諸多大臣及家屬共計上千人被誅殺,作為大唐皇帝的唐文宗也被架空,軟禁於後宮,在悲傷中發出千年一嘆:“我又怎麽比得上漢獻帝?漢獻帝受制於曹操;而我卻受制於家奴!”

“甘露之變”失敗後,長安士民人人自危,以致事變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大臣及文士都不敢提及此事,但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從側面寫到了這段痛史:

永寧王相王涯三怪:淅米匠人蘇潤,本是王家炊人,至荊州方知,因問王家咎徵,言宅南有一井,每夜常沸湧有聲,晝窺之,或見銅廝羅,或見銀熨鬥者,水腐不可飲。又,王相內齋有禪床,柘材絲繩,工極精巧,無故解散,各聚一處,王甚惡之,命焚於灶下。又,長子孟博,晨興,見堂地上有凝血數滴,蹤至大門方絕,孟博遽令鏟去,王相初不知也,未數月及難。

“甘露之變”時,朝中一共有四名宰相:李訓、賈餗、舒元與和王涯,李訓是主腦,其他三人中只有舒元與參與了計劃。本條故事的主人公王涯實際上並沒參與,但最後在刑罰逼迫下,被迫承認作亂,最終與其他三名宰相和數位大臣一起被腰斬於長安。王涯與韓愈同期中進士,其人詩寫得也不錯,有名作《塞下曲》:“年少辭家從冠軍,金妝寶劍去邀勛。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雲!”“甘露之變”爆發這一年,他已經七十歲。

在《酉陽雜俎》中,時在荊州的段成式通過采訪“甘露之變”後自長安逃到該地的王涯家的廚師蘇潤,得知事變爆發前王家出現的三件怪事:一、王家宅南有一井,每到夜裏,便有沸騰之聲,白天蘇潤曾窺視,有時見銅廝羅,有時見銀熨鬥,打其水,水質有腐味而不可飲;二、王涯家中有一禪床,以柘木和絲繩制造,但後來無故地解散;三、其長子王孟博於一日晨見廳堂地上有凝結的血跡一串,到大門口才消失,遂令家人鏟去。以上怪象王涯並不知道,幾個月後死於“甘露之變”。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到底發生了什麽:

此前,被專權的宦官仇士良欺淩而忍無可忍的皇帝唐文宗李昂,聯絡李訓、舒元與兩宰相和近衛軍首領左金吾將軍韓約以及在外地的鳳翔節度使鄭注,欲一舉誅殺仇士良。整個行動的主腦是宰相李訓,當時在長安參與計劃的除了舒元與、韓約外,還有未上任的太原節度使王璠、邠寧節度使郭行余、代京兆尹羅立言、禦史中丞李孝本。原計劃是:當日上朝後,先由左金吾將軍韓約向文宗報告,說大明宮左金吾庭院內的石榴樹上突現預示吉祥的甘露,報告完畢後宰相李訓等人一起向皇帝祝賀,此時韓約悄悄返回已伏有兵士的左金吾庭院,等候宦官到來。按照當時的計劃,文宗在聽到韓約的報告後先表示驚詫,然後派宰相李訓前去查看甘露降臨是否屬實,李訓回來後對甘露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此時文宗再派當權的宦官左神策軍中尉仇士良、右神策軍中尉魚弘志帶人去查看,這時候由埋伏在左金吾庭院中的韓約率人將宦官一並撲殺。計劃的前面的部分進行得很順利,大家戲演得都不錯,問題出現在後面的環節上,直接點說出現在左金吾將軍韓約的身上,這名將軍看到仇士良、魚弘志等宦官進入左金吾庭院後,也許是平時怕宦官怕慣了,一見大名鼎鼎、陰險狠毒的仇士良來了,心裏過於緊張,致使在大冬天裏腦門冒汗,還未將其引入庭院深處,即引起仇士良的懷疑;與此同時,風吹幕起,仇士良發現幕布後伏有士兵,於是怪叫一聲“不好”,退出左金吾庭院,隨後並未驚慌出逃,而是狂奔至文宗所在的含元殿。這一舉動在後來被證明是反政變成功的關鍵。經驗豐富的仇士良顯然已意識到:要想保命,反戈一擊,只有將文宗皇帝劫持,不能令其落入大臣手裏,否則即使手裏掌握有神策軍也是死路一條。所以,在含元殿見到文宗後,仇士良沖上前去高呼“有變”,隨即指揮宦官將其劫持到轎裏,然後直奔有神策軍駐紮的宣政門。此時,朝堂上的大臣們都驚呆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宰相李訓知道事情不好,大聲引金吾衛士和入援士兵上殿誅殺宦官,並抱住文宗的轎子不讓其走,與仇士良發生肉搏。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想象當時宮中的緊張情景與一片亂象,此時未參與政變的大臣才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他們多奪門出宮,以免受到牽連。當時,為了防備萬一,作為宰相的李訓在靴子裏藏了匕首,在與仇士良的搏鬥中,舉匕首刺之,但卻未中,聰明的仇士良並不戀戰,而是劫持了文宗退入宣政門,隨後將大門緊閉,與眾宦官一起高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