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恭賀新年

1935年1月·烏江

如果一些歷史回憶者所講述的往事是準確的話,那麽,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那位家住湖南、廣西與貴州三省交界處的通道縣城旁正忙著娶親的農家青年,應該是一個與中國革命歷史有關的人物。

中央紅軍越過老山界之後,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共產黨中央在通道就紅軍到底往哪裏走這個問題進行過一次短暫的討論。討論是必需的,因為那天淩晨,中央紅軍野戰軍司令部獲得了一份國民黨軍目前位置和部署的情報,情報標署為“火急”:

劉敵十一日令:1,判斷我軍主力似在通道、龍勝邊境。2,薛敵先頭已抵洪江。3、劉敵部署:A、陶廣一路除以一部築綏、靖封鎖線,主力向臨江口、通道方向覓我主力“截剿”。B、李雲傑部進至綏寧策應。C、李抱冰部進至長鋪子待命。D、劉建之旅除留團隊守城步外,主力向木路口“進剿”。E、十五師十二日可到長鋪子。Z、周敵謝、蕭兩師九日抵武岡,萬、郭兩師十日續到,其先頭十一日到高沙,續向洪江前進。

本以為翻越老山界之後便暫時脫離了危險,但是國民黨軍追擊的速度超出了預想。

通道會議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日後甚至在會議地點上也存在著多種說法。最普遍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參加討論的六個人魚貫走進了通道縣城東面古老的恭城書院,他們參觀了長滿青苔的石階、爬滿紫藤的月牙門和閣樓層疊的藏書樓,然後穿過幽雅的院落直至安靜的講書堂,他們在那裏坐了下來。另一種說法來自當事人的回憶:參加討論的人擠在了縣城邊一戶人家的偏房裏,因為這戶人家的正房裏張燈結彩——一位農家青年這一天正在迎娶他的新娘。顯然,後一個充滿了世俗歡樂的地點更能顯出世事滄桑和時光流逝——無論是新婚青年的幸福還是共產黨人的焦灼,中國工農紅軍的未來命運正是自這一刻陡然開始了微妙的變化。

除了娶親略顯喧鬧之外,農家院落的周圍是安靜的。紅一軍團二師占領通道縣城時,因民團跑光了而沒有發生任何戰鬥;軍委縱隊進城的時候,縣城裏的民眾也沒有異樣的反應;各軍團依舊按照兩翼保護的狀態到達了指定位置——至少現在敵人還沒有出現,因此討論開始的時候氣氛平和。

李德照例先闡述了自己的意見:中央紅軍從通道向北,去與轉戰在湖南西部的紅二、紅六軍團會合。這是中革軍委軍事決策中心從轉移一開始就確定了的路線,李德的闡述並沒有任何新的內容。接著,毛澤東發言了,他堅持說中央紅軍不能向北,因為中央紅軍要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已經不是什麽秘密。越來越多的情報顯示,在那個方向上國民黨軍的數道封鎖線已經設置完畢。因此,中央紅軍必須放棄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念頭。毛澤東建議中央紅軍繼續向西進入貴州,爭取在貴州東北部地區尋找一個可以立足的區域,或者說是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根據地。

參加會議的人就毛澤東的建議進行了討論。李德埋怨說“中國同志說話的速度太快”,常常使他根本弄不清他們在說什麽,因此,正在“打擺子”的李德在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之後就退場了——後來的敘述往往說經過“激烈的爭吵”之後李德“怒火中燒,憤然退場”,但無論是當事人的回憶還是當時的客觀情景都不大可能出現這種局面,因為至少在那個時候,共產黨領導層內部的沖突還沒有激烈到這樣的程度。剩下來的五名同志繼續討論,並很快達成了一致:中央紅軍繼續向西,進入貴州。

中途退場的李德在討論結束後向周恩來詢問討論的結果,讓他感覺有點異樣的是,平時一向穩重的周恩來對他說話時“有些激動”。周恩來說:“中央紅軍需要休整,很可能在貴州進行,因為那裏敵人的兵力比較薄弱。”

周恩來為什麽“有些激動”?可以猜測的原因是:這是近兩年來共產黨中央第一次集體否決了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意見。

李德這樣敘述了當時的情形:

在談到原來的計劃時,我提請大家考慮:是否可以讓那些在平行路線上追擊我們的或向西面戰略要地急趕的周[周渾元]部和其他敵軍超過我們,我們自己在他們背後轉向北方,與二軍團建立聯系。我們依靠二軍團的根據地,再加上賀龍與蕭克的部隊,就可能在廣闊的區域向敵人進攻,並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帶創建一大片蘇區。

李德對於討論的結果並不滿意:

毛澤東又粗暴地拒絕了這個建議,堅持繼續向西進軍,進入貴州內地。這次他不僅得到洛甫和王稼祥的支持,而且還得到了當時就準備轉向“中央三人小組”一邊的周恩來的支持。因此毛的建議被通過了。他乘此機會以談話的方式第一次表達了他的想法,即應該放棄在長江以南同二軍團一起建立蘇區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