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叢林法則(第3/9頁)

絕頂聰明的馬皇後迅速答道:你這樣做自然有自己的道理,我永遠都會支持你的。

真的是因為避嫌?沒人敢就這個問題跟劉莊扯皮到底。盡管如此,馬嚴已經相當滿足了。可能沒有人讀懂劉莊,但是他懂了。在他看來,劉莊不給馬援畫像,的確是避嫌。

只要我們對西漢的歷史做一個基本梳理,就可以得到基本答案。自高祖劉邦立國以來,漢朝的政治從來就沒有少過外戚這派力量的參與。西漢兩百余年,可謂是成也外戚,敗也外戚。對於劉氏宗室的人來說,外戚這兩個字實在敏感得很哪。

呂雉時代,漢朝劉氏政權差點淪喪到呂氏外戚手裏;在漢武大帝,如果沒是外戚衛青、霍去病殺敵立功,征伐匈奴,穩定漢朝邊郡的夢想永遠都只是個夢想。如果沒有外戚霍光,昭宣之治的偉大成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可見,外戚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得好,造福劉氏子孫;用得不好,禍國殃民。毫無疑問,從文帝劉恒起,到宣帝劉病已時代,漢朝的皇帝都是舞劍高手。他們拿捏外戚在行,應用自如,所以基本上沒出過什麽大的差錯。

可從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到漢哀帝劉欣,三人掌握外戚的劍術一個比一個爛。結果才讓王莽勝出,把漢朝江山奪了,劉氏皇族的飯碗也被他砸了個精光。

說到此,有人可能看出來了,外戚是皇家心裏頭永遠的痛。所以自劉秀起,他們對外戚采取的措施從來都是不排斥,不重用。劉秀很愛陰麗華,可是陰麗華娘家沒有一個人出來當大官。不是他們不想當,只是劉秀把他們全罩住了,想動都動不了。

到了劉莊當家,他繼續推行劉秀的政策,對外戚依然采取不排斥不提拔的政策。馬皇後的三個哥哥馬廖、馬防、馬光,都沒有重用,只是安排個小崗位,讓他們有口飯吃罷了。

所以說,不給馬援畫像,就是避嫌了。

劉莊避嫌,馬嚴也在避嫌。他把馬皇後培養成功了,可沒有居功自傲,而是遠離洛陽政治,跑到北地(今寧夏吳忠市西南金積鎮)隱居。馬援在世時,馬嚴經常召集一堆賓客議論時事政治。現在不了,他杜絕談論政治,也跟賓客們斷絕了往來。

馬嚴莫名失蹤後,馬皇後很納悶。後來一打聽,原來是跑到別地躲起來了。她馬上下詔,命令馬嚴搬回洛陽。不久,馬嚴回城,劉莊也很客氣,召見了他。兩人一聊,甚是投機。於是劉莊當即給馬嚴安排了個工作,讓他跟著班固一起編書。

然而,馬家這幫外戚,日子都這樣不鹹不淡地過著,要等到哪天才會有錢修裝店面,重新開張?

別著急,做生意也是要講機遇的。等機會到了,馬家店想不開張發財都不行了。

果真如此嗎?答案就讓他來揭曉吧,他的名字就叫劉炟。他的回答是,這些都是真的。

當初劉莊為了扼制外戚,殺了梁松和竇穆。曾經牛氣烘烘的梁家集團和竇家集團就此關門歇業。然而劉炟現在卻想說,馬家店歇業更久,現在該是他們重新開張的日子了。

劉炟決定提攜馬家幫。他之所以這麽做,只為兩個字——報恩。

劉炟是個孝子,知恩圖報是他的優點。要知道,沒有馬皇後,就沒有他劉炟的今天。他是賈氏所生,在劉莊的兒子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如果要排隊當皇帝,這輩子就甭動那念頭了。

然而,當劉莊把他送給馬皇後哺養後,奇跡發生了。他這個賈氏的孩子就像一根木頭,到了馬皇後手裏被打造成了偉大的藝術品。

劉炟是知道馬皇後的辛苦的。多少年來,馬皇後從侍女,到貴人,到皇後,再到現在的皇太後,都一直保持著勤儉的生活作風。她無欲無求,連身上的衣服都不曾浪費過一塊布。而劉炟要報答她的養育之恩,不能報到她身上,唯有從重用馬家外戚開始。

劉炟報恩馬家,第一件就是替外公馬援正名。

劉莊崩前,他只給馬家一個優惠政策,就是可以讓馬家給馬援修祠堂。現在,劉炟覺得還不夠,派中郎將給馬援追策,謚號忠成侯。

接著,劉炟又將三個舅舅叫到跟前,說你們辛苦了。跟著我老爹多年,官位一直窩著不動,現在我分別給你們升官。拜虎賁中將郎馬廖為衛尉,黃門郎馬防為中郎將,馬光為越騎校尉。

馬家店總算正式開張了。馬家店開張之際,人氣暴旺。洛陽很大,但能夠壟斷洛陽城政界生意的外戚,只有馬家。於是乎,洛陽城凡是有點政治嗅覺的,都提著禮物跑到馬家串門。

馬家生意興隆,他們都很得意,可有人卻很著急。

這個人,就是司空第五倫。我們知道,當初就是他上書劉炟,反對出兵救耿恭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