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皇不恤昔日舊情 蕭瑀詰難曾經老友(第2/3頁)

葬禮上,李世民的情緒尤為激動。

實際上,他對李建成、李元吉不是沒有感情,多少年前,那些和睦的日子,都還歷歷在目。李建成已經成為故太子,哭完了,喪禮完了,也該選新的太子了。新太子人選早已確定,那就是觀音婢的第一個孩子——李承乾。死人被封王,兒子當上了新太子,大臣們都有了該有的封賞,那麽,親戚們該怎麽辦呢?

所謂親戚,就是宗親,李姓一族。老爸李淵留給李世民一個爛攤子,這個攤子太爛了,爛到有點兒棘手。

話說李淵剛剛當皇帝的時候,為了能把皇權全部籠絡到宗親的手裏,便大封宗親。什麽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他七舅老爺的親外甥都被封成了什麽王什麽侯的。細想來,相比現代,如此孝順的李淵生出那麽多孩子,李氏如此龐大,跟自己一個太祖爺一個太姥姥的親戚多了去了,全都給了大官,算下來,光當王的就有幾十個,當公的多達一個旅。更讓人無語的是,關系近的,不管你是老頭還是嬰兒,都可以得到冊封。

所以,現階段中,有不少繈褓中的嬰兒就是王,當他呱呱落地,牙還沒長全,就成了大王。

王、公、侯、伯、子、男,嬰兒能當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屬鬧著玩兒。

為此,李世民專門請教了封德彝同志。

問曰:“遍封宗室,對天下有利嗎?”

封德彝說:“封王什麽的,最討厭了。有功沒功都一塊兒上,讓天下人怎麽看?兩漢以來,朝廷就從沒出現過這麽多王,恐怕只能增加百姓的賦稅來養活他們了。”封德彝這位久經政壇的老同志,老謀深算,手段老到,李世民很重視他的話。

李世民點點頭,確定了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幾天後,除少數幾個有功者不降身份外,其余幾十家子王爺全部降為縣公。

這回,可算是把人得罪全了。

有句話說得好,您這麽大筆一揮倒容易,卻不見哭死人家一家子。我國偉大的憂民詩人範仲淹做出了響亮的回答:“一家人哭,強如一路人哭!”是啊,一家人因一個啥事兒不懂的嬰兒吃香喝辣、作威作福,供著他們的,還不都是百姓!李世民贊賞地看了看封德彝,對他提出了表揚。

新皇帝如此革命,讓安逸的人很是害怕。

但宰相封德彝,似乎正春風得意。

封德彝也有個輝煌無比的過去,他跟著李淵的時候是中書令(當年楊素就是中書令,以後會說三省六部的故事),可見封德彝的重要。

封同志為人詭詐,洞察人心,當年之所以能當上這麽大的官兒,有一半是靠著蕭瑀引薦的。然而,蕭瑀不知道的是,封德彝這貨,論才幹的確不差,但說到人品,可就差得要命了。李淵曾覺得這人真的是太差勁,本想打發他回家種地去來著。可封德彝同志是這麽容易打發的嗎?

經過剖析,封同志準確地把握住了李淵的心理,得出其急需良策的結論。

於是上書言事,條條切中李淵要害,博得了李淵的歡心。

蕭瑀又極力推薦,他便順順當當地當上了朝廷一把手。

在李淵面前,封德彝玩兒得很開。

他既是李建成的心腹,也是李世民的密探,李世民如此敏銳,竟沒能感覺出來。他們兄弟之間內鬥時,封同志這邊放點兒口風,那邊提點兒建議,讓兩邊的人都還以為這位仁兄是自己人。其實,這幫孩子在封老眼裏實在是太嫩太嫩了,只夠練練手的。李世民登基後,封官的時候,就令蕭瑀為左仆射,封德彝為右仆射。

封德彝上下其手,把大家玩兒得不亦樂乎,其中最慘的當屬他的推薦人蕭瑀。

左右仆射經常參與大事的商議,蕭瑀和封德彝兩人在皇帝面前議事,一般都能下結論。可之後,封同志喜歡殺個回馬槍,跑到李世民跟前再提出相反意見,說話措辭得當,思想深刻,不由得不讓李世民改主意。如此,封德彝自己倒是挺爽,卻令蕭瑀同學非常惱火。封同志很會團結人,也很會禍害人,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位新人對蕭瑀表現出來的冷淡,就和封同志脫不了幹系。

在房、杜兩位謀士的追隨下,封同志的人生又開始刮起了春風。

蕭瑀徹底被冷落了,還天天受著封德彝的氣,對於脾氣執拗的他來說,的確有點兒受不了。蕭瑀想整治一下封德彝,參他一本,告他個玩弄權術之罪。可歷史告訴我們,在場的所有人員,在封同志面前都只是幼兒園水平。

是的,封德彝是人精,參他等於參鬼,不僅得不到結果,還會惹得一身邪氣。就這樣,極度坑爹的封德彝又結結實實地把蕭瑀坑了一把。

蕭瑀也是有好友的,陳叔達就是最鐵的一個。

陳叔達原先是個神童,十幾歲時援筆成詩,博學多才,為人正派,也十分孝順。李淵當皇帝的時候,曾經賜給他一掛葡萄。陳叔達接過去,揣在袖口裏不肯吃。李淵疑惑,於是問:“子聰(字)啊,葡萄很好吃,你為什麽不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