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於志寧清風感刺客 李四胖文華著奇書

  

兩位仁兄都受李承乾的重用,也跟著太子爺搗過許多蛋。因此,很多人視他們為壞蛋。兩位仁兄帶著匕首來到了長安城中於志寧的家裏,只是遠遠一看,便覺得這老頭有點兒意思。於志寧位居高官,家門卻整得跟荒廢了二十年的老宅似的。

兩人走進看似無人的府宅,躲在墻後打量著於志寧的家。

院內雖然幹凈,可一股陰風吹過,屋脊上的茅草氣依然讓人忍不住想要打噴嚏。

老頭家太窮了,兩位拿著刀逼近一點看,先從窗口往裏瞧,找了幾間只有幾件寒酸家具的屋子,只有破桌子、米甕,還有一摞一摞的紙張,沒有人。最後,他們終於在一個毫不像臥室的地方瞧見了正在熟睡的於志寧。

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這兩個武士驚呆了,他們這輩子都忘不了,就是這樣一個朝廷高官,竟然會如此寒酸。

頭發花白、身形消瘦的於志寧躺在一張破舊的床上,身子下面鋪的是草薦,枕頭是土塊堆起來的!

兩人雖然粗魯,但眼前的情景讓他們鼻子一酸,眼睛濕潤起來。老頭是孝子,枕著土塊睡覺並不能說明他人品如何,可你瞧瞧他的家,那是人住的地方嗎?!他怎麽不向朝廷反映?他怎麽不邀功請賞?他的老母親剛死,他為太子著急,太子卻想殺了他!很多人雖然為了利益活著,但咱不幹那狼心狗肺的事兒!

張師政忽然很想放聲大哭,他一把抓住透過窗戶瞧的紇幹承基,問:

“殺,還是不殺?”

紇幹承基扭過臉,張師政發現,這孫子竟然也一臉難過,失聲道:

“你說呢?”

於是扭頭便走,二人達成了統一意見,哭著走了。

是的,他們是幹過許多錯事,可白日青天,誰想殺了於老誰就是畜生!

帶著這樣的想法,兩人回到了東宮,被太子狠狠批了一頓。

裏裏外外的人都對李承乾失望至極,唯有李世民還對這孩子存著一線希望。所有人中,屬魏王李泰活得最歡,他的幕僚都翹首企盼太子同志繼續渾蛋,李承乾一旦被廢,李泰肯定是首選。李承乾不是不知道李四胖覬覦他的太子位,他養那麽一幫武士就是為了跟李泰作鬥爭的。

可惜提前派上了用場,被外人知道了。

面對大哥的淫威,四胖同志不急不火,鎮定非常。

到了貞觀十六年(542)的春天,一個讓李承乾徹底喪失民心的工程完工了,主持者就是李四胖同學。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二十四歲的魏王李泰主編完成了一部對地理學影響深遠的書籍——《括地志》。

【括地志】

這部大書從貞觀十二年(538)就開始編,動用了四胖同學文學館中的所有學者。放到今天,這部書的簡介會是這個樣子的:

本書是魏王李泰接受太宗敕命所成,自貞觀十二年至貞觀十六年,前後四年,匯集魏王文學館幾十名學士精心打造而成。書中按照天朝都督府區劃和州縣建制,囊括了天朝十道、三百八十五州的所有地理信息,詳細記載各州縣的歷史沿革、山川、物產、古跡、風俗、人物、掌故等內容。

本書博采各類古書中對於各地地理的描述,旁求古志對於典故的記載,最終成形。全書五百五十卷,單序列就有五卷,牛氣沖天,是居家旅行、走親訪友之必備禮品。

我們的口號是:

買房太貴,我們買《括地志》吧!

這本書的確偉大,多為唐宋著作引用。

於是有人就問了,是不是因為地理名稱都變了,所以宋朝以後就沒人用了?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宋朝以後它還存在的話,哪個朝代都會非常需要它。牛氣沖天的《括地志》之所以沒了蹤影,是因為字數達到千萬(現在有的殘卷字數就已經達到十三萬),屬於館藏物品,存貨不多,南宋時候就失散了。直到清朝,有一位叫做孫星衍的文人將流傳在唐宋各地理志中出自《括地志》的內容輯錄下來。

單是這些殘卷,就足足有八卷。

孫星衍把這些內容刻在了《岱南閣叢書》之中,形成了最初的輯本。後來,又有學者從遺文中補錄,有個五六條,加在了裏面。

感謝餓死家中的蘇威,他有一個好兒子,他的好兒子有一個好兒子,名字叫蘇勖。

蘇勖是學者,曾在李世民的文學館裏幹過,是他出主意讓李泰招攬學士。天下名人匯集在魏王府中,李泰名望所歸。當然,兄弟我也不反對您跟著太子同志混,但需要提醒的是,跟他混,首先要練就一口流利的突厥語,如此才可順利被其青睞;然後要有肌肉塊,因為他不學習,只打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這就是區別。

四胖明顯壓過了李承乾,眾所周知的事情。

有一件事讓大臣們疑惑:不知為何,李世民竟然將魏王的工資、府宅、侍奉等有定制的東西,提得比太子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