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遊高麗陳大德恤情 封泰山薛延陀出兵(第3/3頁)

薛延陀捅了大婁子了。

李世民這頭的車駕都走到了河南東部,馬上就到山東地界,眼看就要到達泰山,卻只能扭頭回長安。但是,封禪的十萬大眾回到長安的時間,足足花了兩個多月。這些花費,必須有人埋單,是的,就讓沒事兒找抽的薛延陀負責。

唐軍先鋒很快殺到了薛延陀大營,取得了第一次大捷。

貞觀十五年(641)臘月十七,李勣率先傳來捷報,他在諾真水打破薛延陀部隊。

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

真珠可汗還算是很識相的,見李世民竟然肯扭頭回長安,便派使者入朝,那意思就是在說,我們看你要去泰山封禪,想趁著長安空虛搞突然襲擊是不對的,沒想到皇帝天可汗竟然扭頭回來,我們錯了,大家都不容易,就當這事兒沒發生過,這裏有一點兒小意思,不成敬意,務必收下。

真珠的書信著實把大家惡心了一通,大家紛紛表示必須要讓真珠挨揍。

為了表達自己的確有心悔過,真珠可汗宣布,他自己正準備跟他曾經想要吞掉的突厥和親。

李世民不會跟真珠廢話,他將使者按下,令軍隊繼續行動。

薛延陀以騎兵見長,真珠可汗和大度設都是有名的戰略發明家。所以,薛延陀的戰鬥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差。

薛延陀的步兵在當時的地球上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跟西突厥打仗的時候,他們就用自己的步兵,將沙缽羅和阿史那社爾殺得血肉橫飛,橫屍百裏。打那時候起,真珠可汗的威名就震懾了突厥部落,而且,真珠可汗也頓悟了——

“原來,我軍最牛的不是騎兵,而是步兵!”

於是日練步戰,練得爐火純青。

他的步戰是這樣安排的:

五人為一組,由一人牽四五匹馬,其余四人在前邊打仗。因訓練有素,步兵一般都能靠實力取勝,等殺得敵人找不著北,正要撤退的時候,薛延陀的步兵便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撤。這些步兵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那一組的馬,騎馬去追潰散的敵兵,敵兵只有挨砍的份兒,戰鬥效果絕佳。

這不,真珠可汗的兒子大度設領命,用三萬這樣的步兵,跟唐朝派來的突厥兵打,硬是把突厥兵逼到了長城。大度設是個很自戀的人,他自認為自己很帥,站在長城外擺各種各樣的姿勢,等了好長時間,卻忽然發現長城四下,根本就沒有突厥兵的影子。大度設也是個見過場面的人,見突厥兵隱匿起來,便跑到長城外的一座大城外。他深信,突厥兵就躲在這裏頭,於是開始挑釁。

渾厚的罵娘聲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