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攻新羅蓋蘇文失道 征高麗李世民出策(第3/3頁)

它既能滅掉來自東部的威脅,又能滿足自己的雄心壯志,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李世民對群臣說:

“蓋蘇文弑君屠臣,一國之人都在伸長了脖子等著去救,你們想過沒有,我不去救,誰去救?”

從長安到平壤,經營州由陸路往高麗,共有四千多裏地;經東萊(山東半島)往高麗,陸路二千五百裏,水路七百裏。

這次,李世民調集富庶地區倉廩糧草,先行運到了戰場。他選擇了兩個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作為屯糧之處——營州和古大人城。

營州,今遼寧朝陽,以東是淵蓋蘇文鎮守的要地;

古大人城,今山東龍口,與高麗隔海相望。

不知道這兩地的同志,可以去夜市賣地圖的婦女那裏買一張中國地圖,當然也可以光看不買。因為大致看一下就知道,這兩地乃是攻打高麗的跳板,數以百萬石計的糧食,就這樣被存儲在了陸路進軍的終點。接下來,便是聽從李世民的安排,耐心等待軍隊的到來,再作打算。

唐軍的規劃很快就出來了,分水陸兩道,具體安排如下:

平壤道

行軍大總管:張亮。

行軍副總管:常何、左難當。

行軍分總管:冉仁德、劉英行、張文幹、龐孝泰、程名振。

平壤道任務:募集長江、東吳、京師、東京兵馬,打造吳船五百艘,泛海趨平壤。

遼東道

行軍大總管:李勣。

行軍副總管:李道宗。

行軍分總管:張士貴、張儉、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彌射、姜德本、曲智盛、吳黑闥。

遼東道任務:率領鐵騎,直逼遼東。

兩大道出兵之前,張儉率領的試探部隊就先跟遼東的高麗軍隊掐了起來。

這是一場十分滑稽的戰鬥,以張儉不戰而退告終。

起先,為了配合張儉同志,讓他能安心渡過遼河,李世民派了一名優秀的畫家、工藝美術家、建築學家,先給先鋒軍制造四百艘戰船。工藝美術家名叫閻立德,他是畫家閻立本的哥哥。戰船修造得順順當當,宏偉的大船按時交付,閻立德也給工匠發足了工資,沒有拖欠尾款的情況。

另外,戰船設備一流,有很好的作戰能力。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