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留定州太宗殺劉洎 征高麗李勣圍玄菟

  

問問遼河吧。

遼河早不發水,晚不發水,偏偏張儉同志接收完戰艦後,它滔滔不絕地淹沒了整個遼河區域。兩岸的居民,在歷史上沒少受過遼河發水的罪。但有人懷疑張儉是不是智力不太好,船,不就是漂在水上的麽?

現實告訴張儉,想要渡過遼河,要做好大船擱淺的思想準備。

即便不擱淺,也得找好對岸停靠的地方。即便找到了可以停靠的地方,也得先合計合計,一旦退水之後,這個地方距離遼河有多遠,部隊怎樣扛著這麽大的船,從泥濘的陸地,走到洶湧的遼河。張儉是個圓滑的人,既然發水,那軍隊就不過河,幹嗎跟遼河較勁?

大水遲遲不退,張儉宣布撤兵,回到營州呼呼大睡。

當時,為了準備出征,李世民已經從長安來到了洛陽。

張儉被一紙詔令緊急叫回了洛陽宮,李世民想看看,這個名叫張儉的軟蛋現在有什麽理由活著見他。張儉一臉淡定地來到了洛陽宮,不管李世民如何責問,他都保持淡定的神態。等時機成熟,他才開始講話。在李世民的注視下,他將高麗的山川河流、水草美惡,如數家珍般細說了一遍。

後來我們知道,張儉同志在發大水期間,為了確保能打探到對方的情況,自己一個人偷偷摸摸過河了。這樣,既可以避免船艦的損失,又可以打探到敵人的消息。如此負責任而又低調的武將,李世民很是喜歡。

他轉怒為喜,拜張儉為行軍總管,使領諸蕃騎,為六軍前鋒。

造船的重任就落在了閻立德的身上,軍隊出發,到了幽州(北京附近)的安蘿山上,李世民下令開始打造攻城器械。

行軍總管姜行本、少府少監丘行淹(丘和共有子十五人,全都很有出息,以丘行恭最為有名)負責統籌,督造天梯、飛橋、巢車等攻城的重要器械。原本在山上造器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姜行本發現,自從軍隊開始在此地駐紮,想要的東西可謂是應有盡有。

幽州百姓中,隋唐動亂的時候,有出來當響馬,打家劫舍的。如今見要打高麗,興奮不已,號召大家拿出自己家的東西,獻出來給軍隊用。

更有許多普通百姓,為了表示支持,連牛鼻子上的扣鎖也給帶來了。

大家將姜行本堵住,要他一定要收下,自己這把老骨頭不中用,你們就帶著它上戰場吧。姜行本叫苦不叠,因為制造的器械已經足夠使用,但百姓還是紛紛送來家夥,留著不是,扔掉更不是。最後,還是李世民親自出馬,挑選輕便、好用的器械留給軍隊,這才省去了一堆麻煩。

但百姓不願意。

不捐東西也行,年輕有為的熱血青年一呼百應,叫來了成千上萬的參軍者,將募軍處圍得水泄不通。盡管募軍處一再聲稱,契丹、奚、新羅、百濟、靺鞨等地方都有軍隊派來,所以我們這裏不需要那麽多。

但四方的勇士不管你要不要,就是不走。到最後軍官沒辦法,就想出來一個看似無法拒絕的理由搪塞大家:

“由於我們是按常規出牌的,所以庫存的鎧甲不夠用了!”

此言一出,勇士散去。

半天後,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幾百人、幾千人成群地又殺了回來,他們扛著繩子,帶著自制的砍刀、菜刀泱泱而來。募兵官員見阻攔無效,就開始給大家做思想工作,說募軍已經結束了,以後大家有的是機會為大唐效力。大家都有妻子兒女,回家和胡人做點買賣,好好種地,弄點產業,平平淡淡地過完一輩子,不是更好嗎?

顯然,大家把募兵辦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有人亮出鐵棍和釘耙,胸前掛著牛皮做的護胸,說:“你剛開始說沒裝備,現在我們有裝備了,瞧,這就是我們的裝備。”

“為了這個時代,我們願意戰死沙場!”

雙方僵持了很長時間,最後,勇士確定軍隊已經完全飽和,這才悻悻而去。他們錯過了跟李世民接觸的機會,因為在幽州,李世民一直都放下身份,跑到軍營,探望生病的士卒。皇帝禦駕親征,竟然還肯為了一個無名小卒操心,唐軍士氣大振,無不誓死追隨。

世道真的變了。

你能想象楊廣出征高麗時的情景嗎?

【處理一下】

在此之前,車駕在定州(河北定縣),李世民在此地交代工作,為太子李治同學清理門戶。

李治是個很孝順的人,李世民親征要走,他一連哭了好幾天。李世民告誡他,“我留你鎮守,安排好了賢臣輔佐,是想讓天下人見識你的風采。治國之要,在於進賢退不肖,賞善罰惡,至公無私,你要努力做到。”李治還在那兒哭,最後,李世民忽然恨鐵不成鋼地說了一句:

“你哭管什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