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度劫難回歸洛陽宮 希聖旨口述西域記(第2/2頁)

李世民劈頭就問:

“法師要西去取經,為何不告訴朕一聲啊,我也好安排安排!”

玄奘苦笑:

“陛下,當時貧僧給陛下寫了很多申請,您都不答應,我就偷偷跑了。”

他頗為感慨地重復了一句:

“我是偷跑出去的,出去的,出去的,的的……(回聲中)”

李世民回想十九年前的事情,真的想不起來有這回事了,他笑著問起西域的情況。為了弘揚佛法,李世民決定讓玄奘翻譯那六百多部梵文經書,口述這幾百個國家的詳細情況,了解一下西方的風土人情。

負責記錄的人,是玄奘的高徒辯機。

辯機。

請記住這個名字。

好了,事情回到玄奘這裏,他受李世民之命,口述遊學五印,大破外道諸論的精彩鏡頭。因為有命在身,玄奘很快就講完了這十八九年的故事,貞觀二十年(646)七月,這本回憶錄成功刊印,我們管它叫《大唐西域記》。

這是一部值得紀念的經典,內容豐富無比。

印度學者說:“如果沒有《大唐西域記》,印度的歷史將會是一個黑洞。”清朝的時候,法國人到印度考古,就是靠這本經書寫成了二十四卷的《印度考古調查報告》。法譯版本的《大唐西域記》,被配上了圖,成為一部有圖有真相,詳細了解古代各國國名、幅員、文字、文化、風俗、服飾、性格、宗教信仰、貨幣、法律、古跡、建築、風景的經典著作。

可貴的是,因為辯機很有才,所以上頭的文字也非常美。

回洛陽後,玄奘提出請求:

“今收信息,感覺嵩山少林寺不錯,那裏安靜。玄奘認為,為了國家,就到那裏去翻譯,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李世民的答復:

“這個就免了,朕給自己的母親(竇惠)在長安造了一座弘福寺,那裏就十分安靜。法師先在洛陽休息幾日,過幾天就去弘福寺繼續翻譯吧!”

於是,玄奘的請求被駁回了。

幾天後,情況控制不住,玄奘再度請求:

“洛陽百姓知道有個和尚從西天而來,堵在貧僧門口不肯散去,非讓我給他們來兩段兒,貧僧這裏都成了鬧市,這又不是耍猴,大徒弟早跑了!所以,玄奘想請幾個守門員,因為最近老是有人往裏沖,想看奇景,不知可否?”

李世民回復:

“朕感覺法師可以先在此地休息三五天,等回到弘福寺,就沒有人亂折騰了。我感覺百姓喜歡看奇景也沒什麽錯,但是整天看就有錯了。守門員的事,朕已經讓梁公(房玄齡)去辦了,妥妥的。玄齡辦事很靠譜,請法師放心。”

回復完,李世民離開了洛陽,奔赴遼東。

半年後,全國最頂尖的法師雲集長安,準備翻譯玄奘從西天帶回來的真經。

玄奘決定,將高僧分成幾撥。

首先出場的,是精通大小乘佛法的十二位法師,他們是:

長安弘福寺沙門釋靈潤、釋文備;

羅漢寺沙門釋慧貴;

實際寺沙門釋明琰;

寶昌寺沙門釋法祥;

靜法寺沙門釋普賢;

法海寺沙門釋神昉;

廓州法講寺沙門釋道深;

汴州演覺寺沙門釋玄忠;

蒱州普救寺沙門釋神泰;

綿州振向寺沙門釋敬明;

益州多寶寺沙門釋道因。

接下來是文采好的高僧,他們主要做的是潤色譯成之後法文的工作,這些大德共有九位:

長安普光寺沙門釋棲玄;

弘福寺沙門釋明浚;

會昌寺沙門釋辯機;

終南山豐德寺沙門釋道宣;

簡州福聚寺沙門釋靜邁;

蒲州普救寺沙門釋行友;

棲巖寺沙門釋道卓;

豳州昭仁寺沙門釋慧立;

洛州天宮寺沙門釋玄則。

法師們面對的是六百多部法義深奧的經書,他們多數一直翻譯到圓寂,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東征高麗回來以後,李世民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貞觀二十三年(649)四月,翠微宮,李世民臥病在床。陪著他的兩個人,一個是李治,另一個就是玄奘。李世民與玄奘晝夜暢談,最後,他握著玄奘的手說:“朕與法師,相逢恨晚!(朕共師相逢晚。)”

玄奘一直陪在李世民身邊,直到他死的那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觀自在菩薩,又名觀世音。

李治即位後,下令避諱“世”“民”二字,所以,觀世音改稱觀音。

李世民妻子,小字觀音婢。

佛說,愛情,是一種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