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狄仁傑上諫救善才 北門人感動害素節

案件敘述:

昭陵的看守是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兩位,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防止山民入山砍柴,傷了太宗墳前的柏樹,另外防止腦子注水的人偷走昭陵前頭的石像。總之就是這類工作,離不開人,卻無聊之極。權善才統軍嚴格,不講情面,但對於一些小節,他還是很會通融的。

他不講情面的時候,多數是下屬違反軍規、喝酒鬧事之類的。他講情面的時候,多數是人們迫不得已需要去辦的一些事,譬如燒火做飯沒有木柴。權善才認為,既然柏木就在眼前,活人又沒了木材生火,為什麽就不能砍掉幾棵樹用來做飯呢?

所以,他們很自信地砍掉了幾棵柏樹。幾日後,有一飛騎嚴重違反軍規,被權善才抓住猛扇他老臉。飛騎究竟犯了什麽錯,現已無從知曉,只知道這飛騎要被處死,必須要讓李治知道。一般情況下,李治也不會接見死刑犯,但那飛騎鬼哭狼嚎、滿地打滾、撕心裂肺地要求面聖,只因要感喟聖主的恩德。

於是,飛騎就被捆成了粽子帶到了李治面前。

李治同情地望了飛騎一眼,忽然,安靜的殿內,傳出飛騎情緒失控的腔調。他死命往地面上磕頭,一直磕到流血,總算是把大家的惻隱之心給勾引出來。隨後,飛騎鼻涕一把淚一把地開始講述自己的悲慘經歷:“臣有罪,臣……(此處省略二百字)可是大將軍把昭陵的樹都給砍了,臣肝腦塗地,也要將此事稟奏陛下!”

李治僵住了,他抽動自己的嘴唇,悲憫立刻變成了憤怒。權善才,竟然做主把老爸墳前的樹給砍了,這不是讓我背負不孝的罪名麽?

李治當場發狂,響應飛騎同志的號召,一起號啕起來。大臣們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跟著哭更不合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往未知的方向發展。李治憤怒完了,這才想起來要懲辦兇手,於是命人直接把權善才關進大獄,擇日問斬。事情果真朝著惡劣的方向突飛猛進,大理寺開始接待權善才。

大理寺卿狄仁傑詳細聽完案情,準備提交高院。

同僚用惶恐的眼光打量著這個平日裏對大家很好的上級,眼神中透出期待妥協的光彩。是的,皇帝的意思誰都明白,就是讓大理寺宣判權善才的死刑。狄仁傑,你會不會放棄他那只認法律、不認尊卑的性格呢?狄仁傑安靜地走向書案,寫下這麽幾個字:

“權善才伐昭陵樹,罪當免職。若判極刑,臣以為不可。”

李治是孝順的,他大怒,召來他選出的這個所謂的好法官:“狄仁傑,你不知道百善孝為先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何況昭陵,太宗之墓,天下人的君父,權善才毀了昭陵的發膚,其罪如何,你還不知道嗎?不是朕非要殺了他,是他本為堅守,卻放縱自我,這種人不殺,天下還有什麽制約可言?!”李治想好了所有該說的話,等狄仁傑露出惶恐的神色,傷及父母,此仇不報,枉為人也!

狄仁傑來了,他站在早就等候在此的侍臣一列,聽李治叨叨完。輪到他說話了,他用不急不緩的速度回答:“法律不只是天下人的,也是陛下的。臣這麽做,就是為了替陛下保持法律的嚴肅性。陛下因區區樹木就枉殺大臣,真是太玩笑了。陛下以為,昭陵有太宗之氣,這沒錯。可您卻不知,這天下萬事萬物,本就是天子皇帝的子民骨肉,都有太宗之血。陛下要殺權善才,臣不敢奉召!”

李治不喜歡狡辯的大臣,他厲聲喝道:“昭陵已毀,使我不孝,朕必須殺了他!”旁邊的侍臣,有的開始讓狄仁傑趕緊出去,眾人的目光聚焦在了這個大理卿的身上。狄仁傑似乎沒有聽到侍臣的話,卻向前邁了一步,用極度鎮定的口氣說道:“臣聽說,觸動逆鱗、忤逆人主,是天下最難做到的事……但臣不以為然,臣知道,觸怒桀紂,臣不敢做;但觸怒堯舜,臣卻敢做!”

李治恐怖的面部忽然松弛了下來。

服氣了吧?眾人的確被狄仁傑高超的手法折服了,偌大的大殿裏,李治深深吸了一口氣,竟然沉默起來。狄仁傑繼續講道:“臣何其幸運,在有如堯舜一樣的明君下做官,臣不怕會有比幹一樣的下場。漢文帝時,有人偷竊高廟的玉環,張釋之廷爭面折,最後定案,僅僅把盜賊棄市。魏文帝想要遷流難民,辛毗上諫,扯壞他的衣角,但也被采納。釋之、辛毗是臣神往的好友,陛下若是不用臣言,是臣無能。臣死之後,又有何面目去見釋之、辛毗?”

實在是厲害,狄仁傑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一再提醒李治,讓李治一定記住自己曾經的目標,不是當暴君,而是當堯舜一樣的明君。他不把罪責往皇帝身上推,而是貶低自己,他上諫的方式,讓群臣驚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