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名英雄三(第4/4頁)

瀟:你們確保法令執行,第一條是不分親屬貴賤不搞特權,第二條是厚賞重罰、輕罪重罰,還有沒有別的經驗?

鞅:第三條就是全面普法。我們不許老百姓看別的書,特別是儒家的東西,我們都主張燒掉,以免混淆視聽(原來秦始皇燒書早有來源)。我們要求“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全面學習政府各類法令,大家知法了,也就易於遵守。有人管這叫做愚民政策,但我們叫普法宣傳。注意,我這裏說的法不僅僅是刑事犯罪方面的,它其實是我們法家的“法”,不光是狹義的法律,而是廣義的法令,涉及田地規劃、稅收、幹部任用、考核、軍功、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等等,以及職業官僚取代卿大夫,郡縣取代世襲封邑的政治方面的各種“法”,各種改革政治經濟軍事的方案,絕不僅僅是刑罰的範疇。它上管官,下管民,統理全國全方位。這套廣泛涉及農業、商業、手工業、生活、軍事、政治等等的改革體系、法令制度,除了有強化君權、穩定政治之功效,還一並可以發展國力,支撐列國戰爭。因為我們的“法”都是充滿生命力的,可以富國強兵的。我們不是像孔子那樣,只會鼓吹禮儀道德,雖然這樣也能強化君權,但對發展國力全無用處。

瀟: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您搞得這一套“法”,既加強了君權又發展了國力,這是你們法家最終的兩個光輝目標。是不是?

鞅:是。

瀟:但是,你們法家就沒有什麽缺點了嗎?

鞅:我們就怕遇上一個混蛋國君(比如“秦二世”——記者注),他扭曲和濫用我們的考核、選拔、耕戰等一系列法令機制,那就算完蛋了,法就亂了。這說明,制度還不能完全取代人。

瀟:所以,如果未來秦國覆滅,那不是貴法家的錯,而是貴君主不稱職。

鞅:是的。讓一個愚蠢的國君來運用法家這套體系,就象讓一個瘋子操作航天飛機。不管怎麽樣,我們秦國改革十年,年年有新政策出台,國家道不拾遺,山無盜賊,人民有吃有喝,勇於公戰,怯於私鬥。全國大治,兵革大強,諸侯畏懼,周天子都給我們送來了臘肉幹兒。我們為了進一步向中原爭霸,特把國都雍城(陜西鳳翔),東移到了鹹陽,從鹹陽這裏再往東200裏,就直出函谷關,北可以伐三晉(山西省),南可以襲中原(河南省)。你是當記者的,你看,我個人的功業,比起秦穆公時代的五羊皮大夫“百裏奚”,何如!

瀟:他當然比不上您!但是俗話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我們祝願大良造明哲保身,功成速退。

鞅:道理我明白。但是為了深化改革,我不能退啊,一退,改革就要流產啦。

左更:大良造的一招一式,都公而無私,個人榮辱,不算什麽,寧可為改革流血獻身。但是,近來輿論界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對大良造經常說三道四,勸他退休。大良造對這種現象表示出高度的氣憤。我們的口號是,老樹可以開新花,老狗可以學習新遊戲。不是大良造要適應老傳統,而是老傳統必須適應大良造。

瀟:好的。非常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的采訪,很受教育。

鞅:謝謝。

左更:謝謝采訪。

以上是瀟水在秦國為您報道的,時間是公元前341年,馬陵大戰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