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十一章 高舉反明旗幟:七大恨(第6/6頁)

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而且敗得一塌糊塗,整個朝廷都感到震驚。但很少有人反思,泱泱大國為什麽這麽不堪一擊。這場大敗是明朝滅亡的一個征兆。

從此,明朝和後金的關系發生逆轉,曾經的孫子變成了大爺,曾經的大爺變成了孫子。明朝變成守的一方,後金變成進攻的一方。

大明的災難才剛剛開始,而它的災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咎由自取的。落後就要挨打,腐敗就要滅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鐵律。

處理朝鮮問題

薩爾滸大戰勝利後,努爾哈赤面臨一個問題:如何處理朝鮮問題?

我們知道,在薩爾滸之戰中,朝鮮被明軍脅迫,也派了一萬三千人攻打努爾哈赤。朝鮮既是明朝的屬國,也是一柄可以插入後金後院的尖刀。試想一下,努爾哈赤忙著跟明朝打仗,忽然老家被人端了,老婆孩子被人搶走了,這仗能打得安心嗎?

所以,對朝鮮得認真對待,不能讓它捅婁子。朝鮮是明朝的跟屁蟲,明朝鄙視努爾哈赤,朝鮮就兩倍鄙視努爾哈赤。朝鮮還經常稱呼後金女真族為“賊”“女真小醜”等。

天命六年(1621年),朝鮮使者鄭忠信出使後金,努爾哈赤問他:“你們怎麽老是罵我是賊啊?我哪裏像賊了?”

鄭忠信笑道:“你有盜取天下的野心,不是賊又是什麽?天下又不是你一個人的。”薩爾滸之戰,朝鮮元帥姜宏立聽說明軍覆沒的消息,很驚慌。驚慌之後,他馬上知道,現在不能跟後金作對,必須跟他們講和。姜宏立暗中派人去聯系後金,說是願意求和。

四大貝勒收到姜宏立的信,給了他一個答復:“投降的話就派主將過來,否則開戰吧!”

第二天,姜宏立就帶著五千人馬過來投降,對於投降的人,努爾哈赤總是歡迎的。他鄭重地接待了他們,好酒好肉吃完之後,努爾哈赤修書一封,讓朝鮮人帶回國內,在國書中,努爾哈赤口氣比較狂,現在我打敗了明朝軍隊,還俘虜了你們的將領,你們以後是願意為明朝辦事呢,還是願意為我辦事?

兩個月後,朝鮮才派使者答復。朝鮮在國書中詳細陳述和明朝的關系,說明朝好比是朝鮮的父親,你的要求我們實在辦不到,不過我們願意與你友好相處,互不侵犯。

朝鮮雖然打太極,互不得罪,但努爾哈赤還是比較滿意,至少互不侵犯,以後可以放心收拾明朝了。

搞定朝鮮後,努爾哈赤開始打開原和鐵嶺的主意。說實話,薩爾滸戰役讓明朝上下膽戰心驚,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非常驚慌,不少官員已經安排家屬到南方去“度假”。言官們頻頻上奏章,但是大家都拿不出對抗後金的方案。怎麽辦?難不成就讓這個爛攤子爛下去?

天命四年(1619年)六月初十,努爾哈赤率領四萬八旗兵征討開原,用突擊戰術攻下開原,上次那個逃跑的馬林終於在開原戰死。七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又率領五萬精兵攻打鐵嶺。鐵嶺也是東北三鎮之一,城池堅固,想當年李成梁就是鎮守在這裏。鐵嶺城軍民死守,八旗軍雖然損失頗大,最終還是拿下了鐵嶺。攻下鐵嶺之後,努爾哈赤下令屠殺鐵嶺所有居民,將鐵林城燒毀,變成一座空城。

八月,努爾哈赤又滅掉葉赫。這種打仗的效率確實非常驚人,不光打仗,努爾哈赤還不忘安撫蒙古:“老兄,放乖點兒,我很猛很強大。”

努爾哈赤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