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軍入關規模空前的大屠殺

在清軍的官方資料裏,充斥著“屠城”“殺無赦”這樣的字眼。事實上,在清軍入關之前,就對遼東漢人實行了大屠殺。入關之後,屠殺的規模更加龐大。山西總督佟養亮曾經給順治上疏:“大同、朔州、渾源三城,已經王師屠戮,人民不存。”

大屠殺

據說揚州城破之時,史可法準備自刎而死,被部將阻止。史可法便命養子史德威砍死自己,史德威痛哭流涕,實在下不了手。最後,史可法在參將張友福的推擁下,出了小東門,途中遇到清兵,史可法大呼:“史可法在這裏。”

看來,史可法為國殉難的念頭非常堅定。盡管多鐸一再放下身價,招降他,但史可法不為所動。史可法就這樣英勇就義了。

之後,史可法的養子史德威牢記養父的遺言,尋找史可法的遺體。可惜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屍體腐爛得已經難以辨別,史德威實在無法從滿城的屍體中找出養父,只好在梅花嶺為史可法修了一個衣冠冢。

這之後,清軍連續十日血洗揚州,人們將這段血腥的歷史稱為“揚州十日”,當時不分老幼,一律屠殺。五天後,清軍開進南京城,弘光帝帶著文武百官以及二十萬士兵跪道迎降。

攻占南京後,清軍悍然發布了剃發令,清軍之前的政策並不是這樣的,只是要求明軍將士要剃發,現在不管是誰都必須剃發。這個命令發出後,各個地方的兵民紛紛反抗,其中江陰和嘉定兩個地方的人民反抗得最為激烈。

順治二年六月二十日,清廷委任明朝進士方亨出任江陰知縣,方亨到任之後,立即執行剃發令。當地父老鄉親認為方亨是前明進士,應該會念及舊情,就聯名給方亨上書,希望方亨不要絕情,能夠給父老鄉親留發。哪知道方亨辣手無情(說實話,我們也不能怪他,他不執行命令,掉腦袋的就是他自己了),不為所動,如果不剃發,他就強制執行命令。

許多人罵方亨:“你是明朝進士,頭戴烏紗帽,身穿官服,卻做清朝知縣。你知不知恥,怕不怕羞?”

方亨也很憤怒:“別廢話,這是命令,必須執行。”

當地不少的文人在祠堂裏發誓:“頭可斷,發絕對不可以剃。”

很快這種思想在民眾中傳開,事態越來越緊急,民變一觸即發。方亨一見這情景,躲在衙門裏不敢出來。他一邊敷衍民眾,說有事好好商量,不要走極端,一方面秘密派人去常州,請太守發兵,說江陰這裏已經發生了民變。江陰百姓在城門口抓住了使者,質問以後,明白了方亨的陰謀。

憤怒的群眾擊殺了城內的清軍,從衙門裏揪出方亨。民眾推舉典史陳明遇為首領,拿起兵器武裝反清。民眾造反的消息傳到清廷,清廷立刻發兵征剿。許多商人和富農拿出家裏的財產充作軍餉,起義的農民殺死方亨後,占領江陰城,公開舉起反清大旗。

劉良佐奉命前來招降江陰軍民,誘惑說:“只要你們投降,什麽條件都好談,反正大家都是大清的子民,有什麽不好商量的。我保證只要你們投降,不會動你們一針一線的。”

城裏的百姓義正詞嚴地拒絕了:“剃發這種事,自古未有,即使有百萬大軍臨城,我們也絕不投降的。”

七月初一,清軍開始攻城,陳明遇是一介文官,將城中防守的任務交給閻應元。到了八月中秋,江陰城還沒有攻破。閻應元還給軍民們發賞月錢,危難當頭,大家一邊賞月一邊抗戰,頗有古希臘人的風範。當時,江陰城有人作《五更轉曲》,聽後,就連城外的清兵都流淚:

宜興人一把槍,

無錫人團團一股香。

靖江人連忙跪在沙灘上,

常州人獻了女兒又獻娘,

江陰人打仗八十余日,寧死不投降!

八月二十一日,江陰城破,閻應元慷慨就義,臨刑前賦詩一首:“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裏河山。”

城破之時,閻應元帶領一千多人上馬和清軍巷戰,殺死許多敵人,身上中了三箭。他想奪門而出,沒有成功,便跳到了太湖中,可惜湖水太淺,被清軍俘獲。當他被押到劉良佐面前時,劉良佐失聲痛哭。閻應元問他:“你哭什麽?要殺要剮快點吧!”劉良佐什麽話也沒說,轉身離開。當天晚上,閻應元被殺害。陳明遇則戰死在疆場上。

江陰城破之後,又是一場大屠殺,剃了頭發的不殺,和尚不殺,其他都要殺頭。當然,這一戰清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死者接近七萬,當然,其中很多是投降的漢人。

江陰人民的保衛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極大地鼓舞了反清鬥爭。其中,最有名的是嘉定人民,結果是歷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