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定張格爾

這次鬧騰的是一個叫張格爾的人,此人是新疆伊斯蘭教白山派的首領,他以聖戰的名義發起這場“獨立戰爭”。這本來是一次可以避免的戰爭,但是因為清朝官員的愚蠢,讓事態擴大,最終釀成了一次惡性的叛亂事件。

點起狼煙的張格爾

新疆地處西北,在太平盛世尚且不安穩,一旦王朝衰落,難免會鬧出一點事。

這次鬧騰的是一個叫張格爾的人,此人是新疆伊斯蘭教白山派的首領,他以聖戰的名義發起這場“獨立戰爭”。這本來是一次可以避免的戰爭,但是因為清朝官員的愚蠢,讓事態擴大,最終釀成了一次惡性的叛亂事件。

道光剛登基的第三天淩晨,就在睡夢中被太監叫醒:“不好了,皇上,新疆那邊來了八百裏加緊的急報。”道光一聽,連忙從床上爬起,拿起奏折一看,才知道原來張格爾在新疆發動了叛亂。

隨後,道光緊急召見軍機大臣進宮商量對策,大家都說奏折太簡單,現在還無法作出判斷,還是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吧!沒辦法,大家只好慢慢等待消息。

此時,道光剛登基,先皇的喪事還沒辦完,軍機處改組計劃尚在醞釀,許多改革措施正在心裏發酵。道光也覺得,應該暫時把新疆叛亂擱一邊,等情報和奏折足夠了再作定奪。

幾天後,道光接到奏報,叛亂的頭目張格爾是乾隆時期的叛亂頭領大和卓木波羅尼都的孫子,屬於有來頭的人。張格爾叛亂的人數不多,只有幾百人,但是膽子卻非常大,他們燒毀清軍哨所,殺死十幾名清軍。

收到這個奏折,道光長籲一口氣,原來並不是叛亂,只不過是不法分子“鬧事”而已。才幾百人而已嘛,道光命令清軍把這些人全部拿下。剛開始的時候,清軍表現不錯,輕松將張格爾擊敗。由於清軍急於過中秋節防守疏忽,張格爾趁機帶著親信們逃脫。

張格爾的失敗早在道光的預料之中,道光本著窮寇莫追的思想讓清軍不要追拿張格爾,以免他狗急跳墻。道光原是想息事寧人,沒想到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他萬萬沒想到張格爾居然能東山再起,還發起群眾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聖戰”。

到了道光朝,大清江山本已江河日下,國家財政枯竭、吏治腐敗、內憂外患,張格爾叛亂如果發生在康乾盛世不是什麽大事情,但是對於千瘡百孔的道光朝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再說了,道光天性吝嗇,叛亂本身也許對他來說還不至於太痛心,但讓他掏錢等於是要他的命。

從一開始,道光就不願在新疆設置太多的兵力,因為這意味著高昂的軍費。新疆的防守相當脆弱,兵力不多,而且當兵的還得自己種田養活自己,能夠投入作戰的士兵屈指可數。

新疆地處邊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千頭萬緒,稍微處理失當就可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地方,理應派一批幹練清正的官員坐鎮指揮,可惜真實情況剛剛相反。到新疆的官員都是一些素質相對差一點的官員,因為但凡能力出色的官員沒人願意到這麽邊遠寒苦的地方,根據淘汰原則,最後到這裏的只能是那些能力和操行相對低下的官員。

這些官員到了新疆後,仗著天高皇帝遠,就開始為非作歹,橫行霸道。本來在朝中他們就很失落,好不容易來到了一個沒人管的地方,過去的不滿和郁悶肯定得發泄發泄。

狼子野心遇上官逼民反

從後來新疆官員們不斷隱瞞軍情可以看出,對這批官員的任命是極大的失敗,客觀地說,如果不是清廷的官員胡作非為,張格爾根本就沒有興風作浪的機會。最後道光也不得不承認:“這十多年來,派往新疆的參贊、辦事大臣貪虐殘暴,致使民眾怨恨日深,從而激起反抗。”

到了道光五年(1825年),官民關系越來越緊張,雙方劍拔弩張,有一觸即發之勢。論理,新疆的辦事官員應該感到煩躁不安才是,但他們卻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坐視形勢不斷惡化。

清廷一個官員帶著兩百騎兵追剿張格爾的時候,沒找到張格爾,反而殺掉回民柯勒克孜部落的許多老弱婦孺,以此冒功。張格爾趁機和柯勒克孜的首領結盟,把這兩百清軍圍在一個峽谷裏,全部殲滅。

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張格爾對清軍正式出手了,他以祭奠祖先的名義,率領五百人,襲擊回城。清軍前來圍剿,反而被擊潰。這個消息一傳開,在新疆引起了劇烈的反響,許多對政府不滿的人蠢蠢欲動。兩個月不到,張格爾的叛亂勢力已經達到幾萬人。

不久,張格爾帶著大部隊圍攻喀什噶爾。清軍困守孤城七十多天,最後城破人亡,參贊大臣慶祥知道接下來面對的將是張格爾的瘋狂報復,幹脆自己解決了自己。果然,張格爾的叛軍進城後,對清軍進行了瘋狂的報復,不少清軍被虐待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