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打擊鹽梟(第2/4頁)

陶澍來到這裏後,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整頓官場和商場,尤其是鹽業,更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由於合法鹽商的胡作非為,導致買官鹽的人越來越少、買私鹽的人越來越多。這麽一來,受損的還是國家,鹽稅相應就減少了。

當地有一個俗語:私鹽越禁越好賣。為啥這樣呢?政府越禁,官鹽價格就越高,私鹽相對價格就更低,所以更好賣。

這裏我們得介紹一下為什麽官鹽價格非常高。僅僅是因為國家壟斷嗎?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壟斷,但是壟斷並不必然導致價格過高,政府是有能力控制價格的。歐美的一些壟斷企業,由於社會化大生產反而讓產品價格更低。

官鹽的價格之所以如此之高,不光是因為繳稅。繳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還需要承受官吏集團的層層盤剝,拿下一個項目往往有十幾道手續,每蓋一個章都必須出一次血。這些錢全在算在食鹽的價格裏了。

鹽商固然有錢,但正因為有錢才樹大招風。河工出什麽問題了,讓鹽商捐錢;給皇上辦貢品,讓鹽商出錢;哪裏有災害了,讓鹽商出錢;政府搞什麽活動了,還要鹽商出錢。鹽商靠政府吃飯,敢說“不”字嗎?鹽商又不是銀行,這些錢歸根結底還是老百姓埋單,錢都存在於食鹽的價格中。

私鹽不用打點官府,不用蓋章,不用辦手續,所以利潤更高。私鹽之所以屢禁不絕,而且愈演愈烈,就在於有官僚背景。道光年間,私鹽的銷量已經大大超過官鹽。陶澍任兩江總督後,兩淮的官鹽每年只能銷售額定的三分之一,欠下了幾千萬的鹽稅。這是擺在陶澍面前最大的一個問題,他要清除鹽業弊端,必須進行改革。

兩淮有淮北和淮南兩大鹽場,淮南的鹽場規模最大,還能勉強應付開來;淮北鹽場情況相對窘迫許多,欠下了太多的鹽稅,許多食鹽賣不出去。如何改革呢?陶澍當然不能超越他的時代,不可能取消食鹽壟斷,只能從打擊鹽梟入手。

當時兩淮最大的鹽梟是黃玉林,這人是福建人,長得非常斯文,說話彬彬有禮,就像後來的青幫頭目陳其美一樣,一個典型的披著羊皮的狼。黃玉林為私鹽販子,其實並不是什麽秘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黃玉林表面是個商人,其實更像一個以經商為目的的黑社會頭目。他手下有一支裝備先進的武裝力量,船只的裝備不亞於軍艦,船上裝有大炮,船員們都有火槍。因為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他們的武器裝備甚至比官軍的還好。

有時候,鹽梟的真正敵人還不是官兵,一方面是因為不少官員已經被他們收買,另一方面是他們武器先進,官兵們也不敢隨便得罪他們。在官兵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情況下,鹽梟們最大的敵人就是競爭對手了,也就是其他的一些鹽梟。根據地域的不同,鹽梟又分為不同的派別,譬如山東的侉子幫、安徽的撚子幫等,這些人都靠鹽吃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不同幫派的鹽梟經常大打出手,互相廝殺,嚴重地破壞了社會治安。

道光曾多次下令緝拿黃玉林,但黃玉林在官場有內線,所以官兵屢屢撲空。時間長了,黃玉林也越來越自大,越來越看不起官府。他甚至親自登門造訪衙門,讓人遞上自己的名片,衙門的人聽說他來了,不但不歡天喜地感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反而嚇得滿頭冒汗。

官員們只好接見黃玉林,用酒席招待他,吃飽喝足之後,黃玉林再大搖大擺地走出去。

道光聽說這事,非常生氣,下令要把黃玉林處死。兩江官員一聽,急了,紛紛上書說黃玉林這個人不能處死,處死他會有很多弊端,並一一列出來,然後再列出留下黃玉林的種種好處。官員們普遍建議利用黃玉林打擊鹽梟,所謂以毒攻毒。

陶澍是一個異類,他堅決主張將黃玉林斬立決。兩江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個個驚恐不安。他們為啥驚恐?因為他們與黃玉林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不但拿了黃玉林的錢,而且已經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了。黃玉林如果供出他們的話,那就慘了。

陶澍是一個狠角色,他並不想把官場中的人得罪個遍,但是黃玉林必須得死,他不死的話就無法整頓鹽業,無法起到警戒其他鹽梟和不法官員的作用。

陶澍親自監斬,在眾目睽睽之下將黃玉林這個不可一世的鹽梟斬首。

改革豈能手軟

殺黃玉林是陶澍發出的一個信號,表明自己對犯罪行為絕不姑息。陶澍很清楚兩淮鹽業背後存在官商勾結的情況,但是他不會想到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得多。

很多官員和鹽梟是酒場上的朋友,有的還是兒女親家,最可怕的是有的官員直接就是鹽梟的股東之一。官商勾結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如果沒有殺伐決斷的氣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