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剃頭來了(第6/8頁)

曾天養一死,太平軍馬上大亂,大家紛紛潰逃。

曾天養的犧牲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征兆,對西征軍的士氣打擊非常大。當然,也不能把後來西征軍的失敗全部歸到曾天養的頭上,西征軍先後投入到湖南的兵力多達四五萬人,原本是想拿下湖南,卻被曾國藩逐個擊破。從戰略上來說,楊秀清還沒有足夠重視湘軍,最終讓曾國藩集中優勢兵力將西征軍一步步耗掉。

戰略的失敗加上戰事的失利讓西征軍最終失去了武漢,偷雞不成蝕把米,湖南沒有拿下來,反而要逐步喪失對湖北的控制權。其實,武漢的守軍不少,有五六萬人,其中大多數是新兵,而湘軍只有兩三萬人,但大多都是精銳,所以能在四十天之內拿下武漢這座大城市。

武漢失守的消息對楊秀清打擊非常大,他下令將守將石鳳魁和黃再興押回天京斬首。太平軍這邊是屋漏逢連夜雨,拿下武漢後,清軍將領塔齊布、羅澤南、李續賓等人又在田家鎮擊敗秦日綱的部隊,殲敵上萬人,燒毀船只幾千艘。至此,太平軍在湖北已是強弩之末。

曾國藩立功不小,鹹豐本打算至少給他一個湖北巡撫當當,但考慮到曾國藩是手握兵權的漢人,如果再讓他當上巡撫,那是養虎為患,於是便賞給他一個三品頂戴的虛銜。

曾國藩倒也是個會做官的人,他不但沒有怨言,反而感謝皇恩浩蕩,要誓死報效國家。

曾國藩大戰石達開

肅清湖北的太平軍後,曾國藩一時之間也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在鹹豐的奏折中洋洋得意地說,東南很快就會出現轉機,形勢很有可能扭轉。

湘軍上下比曾國藩更嘚瑟,大家都覺得太平軍不堪一擊,紛紛鼓噪著一舉肅清江面,直搗天京。曾國藩也覺得是時候了,他在九江和湖口一帶糾集部隊,準備順江摧毀太平軍的防線,然後在天京城外和向榮會師,一同攻破天京城。

這個算盤是很好的,但是也有點虛。曾國藩首先應該估摸自己的勢力,然後再了解太平軍的勢力,然而求勝心切,哪顧得了那麽多。

曾國藩急命兩大王牌將領塔齊布和羅澤南進攻,進攻的目標是太平軍的後起之秀陳玉成。陳玉成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將領,不過太年輕了,他雖然是佯裝撤退的計策擊敗了周鳳山的軍隊,但是塔齊布和羅澤南同時過來襲擊,被三路大軍夾擊,豈有不敗之理。

秦日綱又在九江被擊敗,這時太平軍呈全線潰敗的頹勢。秦日綱一路退到黃梅,黃梅縣是湖北、江西、湖南三省的交界點,也是太平軍的一個重要軍事要塞。

秦日綱不斷敗退的同時,楊秀清也一再地對他表示憤怒,先是讓石達開取得一切指揮權,接著表示,如果黃梅再丟了,決不輕饒。秦日綱也知道楊秀清是個什麽樣的人,如果黃梅丟了,自己的腦袋估計也保不住了。

秦日綱背水一戰,為了打贏這場戰,他不斷地加固防禦工事。他在黃梅城外挖掘了許多巨大的梅花坑,深達丈余,裏面布滿了地雷和竹簽。黃梅城的周圍陷阱重重,滾石檑木一大堆,秦日綱自認為湘軍這次怎麽也不可能拿下黃梅城。

秦日綱千算萬算,就沒有算到湘軍有幾十個間諜潛入軍中。這些間諜冒充太平軍,將城內外的布置弄得一清二楚,塔齊布對太平軍的陷阱了如指掌。

盡管如此,秦日綱還是仗著堅固的防禦工事屢次擊敗湘軍。秦日綱沒得意多久,湘軍內外夾擊,攻入城內,放火燒成,擊敗秦日綱。這次湘軍付出的代價相對較大,死傷甚巨,猛將塔齊布也在戰鬥中受了重傷。

秦日綱和陳玉成退到宿松和太湖一帶,兩人都飽受挫折,心裏留下了一點陰影,守著陣地死活不肯出戰。

鹹豐四年(1854年)十一月初七,羅澤南率領四千人向濯港進發,遇上了羅大綱和賴桂英,太平軍方面有兩萬人。羅大綱雖然也姓羅,但此羅遠不是羅澤南的對手。羅大綱自亂陣腳,居然分兵突圍,結果正好被羅澤南擰緊一個拳頭擊敗。羅大綱和賴桂英被擊退之後,也學著秦日綱的樣子,堅守不出。

由攻勢轉為守勢,這是太平軍最大的變化。

不是湘軍太猛,而是太平軍的士氣正在不斷下跌,這說明龐大的太平集團出現了問題。當你的敵人做得比你更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習別人的優點,在戰場上尤其如此,在這一點上,以洪秀全楊秀清為代表的太平集團做得不夠好。

不久,羅大綱在幾支湘軍的猛烈攻擊下,損失萬人,退到湖口。湘軍銳氣高漲,一鼓作氣擊敗九江江面的太平軍水師部隊。

湘軍完全收復了湖北。

太平軍全部退到九江湖口,湘軍近兩萬人也嚴陣以待,準備一舉攻下九江和湖口。為了鼓舞士氣,曾國藩親自來到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