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家的祖墳上冒了青煙(第3/7頁)

武士彟不但免費招待李淵,還不時從自己的馬廄裏挑上幾匹駿馬送給對方。李淵本來就是個武人,武人自然好馬,武士彟不過是投其所好。苦心到底沒有白費,也就在第二年,李淵改任太原府留守,成為主政一方的行政長官。

機會來了,武士彟毫不猶豫地就拋家舍業,到太原留守衙門當了行軍司鎧參軍,官至正七品,比起鷹揚府的小隊正,政治前途無疑又邁出了一大步。不怕進步慢,就怕沒有進步。隨著李淵勢力的不斷上升,李氏集團被天下人普遍看好。武士彟憑著自己精明的大腦,在歷史的轉折時刻押對了寶。

李淵在晉陽舉義旗,武士彟的官階也一步一步隨之擢升。他曾經私下裏對李淵說:“夜曾夢見唐公入西京,騎蒼龍升為天子。”這句話除了有拍馬屁的功效之外,還可以看出武士彟的膽略和獨到的投資眼光。

武士彟拍著胸脯向李淵保證,只要你敢起兵,我就敢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投資入股。

李淵大為感動,拉著武士彟的手表態:如果將來自己取得成功,當與武兄共享榮華富貴。李淵當時是太原地區最高長官,武士彟是他的下級官吏。兩個人能夠這麽掏心掏肺地交流謀反之事,可見他們之間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酒肉朋友關系。

武士彟為什麽要如此攀附李淵,李淵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如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叛亂奪權者一樣,唐高祖李淵出生於顯赫的門閥世家。按照李唐皇室的譜牒記載,李淵和他的後人有極為高貴的士族血統。其遠古的祖先可以追溯至五帝時代的顓頊高陽氏,而春秋時期的祖先則可以追溯到老子(李耳)、西漢抗擊匈奴的名將李廣的後裔。

當然,這種說法只是李唐皇室在其顯赫之時的一面之詞,並沒有強有力的血緣證據。沒有證據就難免會讓人質疑。有人認為,這只是李唐皇室為了“高遠其來者”而精心編造的血緣神話。既然是神話,就是不靠譜的話。

李唐皇室高貴的出身淵源和美麗的血緣傳說就像雨後彩虹折射的七色光,只要輕輕觸碰,就會在陽光下轟然破滅。不管最初的淵源是如何的,李淵家族在公元6世紀下半葉是中國北方地區的貴族,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從李淵的祖父李虎開始,李氏家族的歷史就進入到了有真材實料的信史階段,也由此脫離了神話的軌道。

北魏末年,李虎追隨宇文泰創建了西魏,官至太尉、尚書左仆射,封隴西郡公,並與太師宇文泰、太傅元欣、太保李弼(李密曾祖父)、大司馬獨孤信、大司寇趙貴、大司空於謹、少傅侯莫陳崇等八人同為西魏的佐命功臣、柱國大將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西魏“八柱國”。史書有稱:“當時榮盛,莫與為比!故今之稱門閥者,鹹推‘八柱國家’。”當時最顯赫的家族勢力,首推這八大家族。

4

當時的中華帝國劃江而治,南北兩朝各有各的精彩,總而言之,都是一個“亂”字了得。這“八柱國”是北朝的貴族,他們不光在婚姻關系方面彼此勾連,在權力交接方面也像是商量好了,走的是輪流坐莊的路子。不過輪流坐莊,也同樣伴隨著血腥與殺戮。

北周的創建者宇文泰創設了“府兵制”,在顯赫的“八柱國”之下又設置了十二大將軍。“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家族共同構成了一個空前強大的政治軍事集團,成為西魏王朝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並且在其後三百多年的時間裏,影響著中國歷史的延續和走向。

如果我們把這幾大貴族按出場先後和對歷史影響的先後排列,宇文家族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他們最初都是西魏時期的高級將領,後來宇文泰取西魏而代之,創建了北周,其他幾大家族也隨之成為北周權力集團的大股東。 

這個在北朝後期強勢崛起,並且對中國歷史影響至深的軍事貴族集團,被史家稱為“關隴集團”。該集團的幾大核心家族不但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同盟者,而且還通過彼此聯姻的方式締結了特殊的政治紐帶。

在幾大股東中間,最有投資眼光的當屬早已漢化的匈奴氏族成員獨孤信。他雖然沒有建立自己的王朝,走稱霸之路,卻通過聯姻將自己應得的權力份額牢牢地鎖定在自己家族權力的吸盤上,成為最大的贏家。隋、唐和北周的皇室創始人都選擇了獨孤信的女兒為妻,“一門三後”的榮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獨孤信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即北周明帝宇文毓;七女又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即後來的隋文帝;四女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昞,她在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生下了唐高祖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