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場撲朔迷離的大戲(第3/6頁)

高士廉很早就極為看好李世民,主動將外甥女長孫氏許配給了李世民。這個長孫氏,就是後來的文德皇後,習稱長孫皇後。

高士廉長於行政,精於文學。在“玄武門之變”中,他和外甥長孫無忌一塊兒參與了密謀。事變當天,老頭兒還親率吏卒從監牢裏放出囚犯,授以兵甲,組成臨時隊伍馳援李世民,膽量也是不小。

因而在貞觀年間,他的官運也就極為亨通,歷任侍中、安州都督、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封申國公。

這是個貨真價實的貴族,一家三代仆射(宰相),兒子高履行為尚書、駙馬(娶東陽公主),外甥長孫無忌為太尉,外甥女長孫氏為皇後。家門風光,一時無雙。

他這樣一個人物,來執行唐太宗的這樣一個指示,連我們都能看出,恐怕文不對題。果然,他一接手,就廣搜各地豪門家譜,依據史書辨別真偽、考證世系,按門第高下把全國各大姓分為九等。《氏族志》寫好後,太宗翻開一看,差點氣暈。

列為一等的,是山東望族崔民幹,其余山東盧、李、鄭等大姓也都列為高等,排名在皇族的關隴李姓之前。

太宗頓時發了脾氣,說:“不論數世以前,只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讓高士廉把原先的稿子回爐重來。高士廉道理雖然聽懂了,但感情仍拗不過來,修改後的《氏族志》成了個折中的產物。他把皇族李姓列為一等、外戚為二等,還是把崔民幹列為第三等,骨子裏仍舊以門第為標準,絕大部分有軍功而非士族的人都未列入。

《氏族志》就這麽蒙混過關了,唐太宗的初衷並沒有完全得到實現。

太宗李世民是看清了魏晉以來選官制度的毛病,由於選拔程序中靠的是門第、勢力、關系選上來的官,素質必然越來越差,大量優秀分子則淤積在社會下層。久之,國家機器就會運轉不靈,底層人才也因不滿而醞釀著顛覆情緒。

選出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五十一家,分為九等,重新完成《氏族志》百卷。太宗將《氏族志》頒發天下各州,下令永久保存。太宗並要求皇孫盡量迎娶功臣之女為妃,公主們也下嫁功臣的子孫,完全不把山東的名門放在眼裏。

唐太宗頒布《氏族志》,多少動搖了山東士族的霸主地位。但他還是迫於傳統的壓力,只能滿足於把軍功卓著的關隴士族與山東舊族拉平,讓社會承認建國者的高貴。而武後則做得更加徹底,她幹脆就是打擊士族,擡高寒門庶族,將門閥制度那道藩籬統統砸爛。

由於武後的父親武士彟只是已故三品大臣,根本不夠資格,因此在唐太宗頒布的《氏族志》裏沒有敘武氏家族的“郡望”。郡望是指某地某家族的聲望、發祥、淵源等。這個國家名人家譜裏沒有你,自然就是輕視,加之褚遂良又曾公開蔑視過武氏家族,武後當然要耿耿於懷。

幾乎與發起對長孫無忌最後打擊的同時,徹底顛覆門閥制度的“革命”也開始了。導火索還是由許敬宗來點燃,他在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三月以《氏族志》中沒有武氏郡望為由,奏請修改。李義府也因為其家族榜上無名,立刻予以附和。

武後認為,所謂身份或門閥,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價值,不過偶爾運氣好,生長在有錢有勢的家庭而已。最重要的應該是現在和將來。由於尊重過去的門閥,便認為他們的子孫生來就具有特殊才能,真是荒謬的論調。

目前能做的,就是將過去的門閥、貴族降格,擡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而已。武後顯然是力主此事可行,於是高宗下詔,命禮部郎中孔志約等12人主持修訂,不讓任何士族人士介入,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從名字上看,這裏強調的是“姓”,而不是“族”。《姓氏錄》的編寫原則是,“皇朝得五品官者書入族譜”,不問你是豪門還是寒門,就算是打仗有功而當了官的軍卒,也算數。

《姓氏錄》共有200卷,比過去足足多出100卷,但是原來的士族卻少了48家,另有一批無名小姓進入新士族的行列。高宗親自作序,明確肯定了新的等級。此舉一出,天下寒士俱歡顏。姓氏共分為九等,武氏作為皇後一族,當仁不讓進入了第一等,與長孫皇後家族並列。而長孫家族的其他人,已經殺的殺、削籍的削籍,再沒有資格進入名錄。

李在貞觀年間雖然位高權重,但因為他是由山東土豪起家,門第寒微,在原來的《氏族志》裏等級很低。現在好了,也堂而皇之進入第一等。許敬宗、李義府兩人,則以宰相之尊名列第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