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袁世凱與李鴻章的第一次會面

東學黨

跟前幾次一樣,這次又是因為朝鮮內亂,不過,如果跟前幾次完全一樣,那袁世凱同學也就沒有機會回國了,內亂他一個人搞定就好了。原因是:發生在朝鮮的這次內亂比較有水平——是一場農民起義。

在歷史上,朝鮮的這支起義隊伍被稱作“東學黨”。東學,也就是中華文明中的核心——儒道釋三學。而起義軍祭起“東學”的大旗,是要跟以基督教為核心的“西學”對抗,用一句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要“堅決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沖擊”。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大清的國門被打開了,西方的傳教士也來了,而其中的一部分傳教士偷渡鴨綠江,進入朝鮮秘密傳教。在過去的書中,當我們說到傳教士的危害,總是會講傳教士如何作惡多端、野蠻無理等,其實傳教行為引發眾怒的是另外一個原因。

當時加入教會的,有很多是當地的地痞流氓,甚至是有犯罪記錄的不法之徒,無論是官是民大夥兒對這些人都是比較痛恨的。但當時傳教很不容易,只要有人願意加入,教會都是拍著巴掌歡迎的,從來不會搞個資格審查,問問人生觀價值觀等,所以流氓地痞們能輕易地加入教會。而他們只不過是想尋找教會作為靠山,好更加為非作歹,欺壓普通百姓。因為教會勢力很大,官府也不敢捉拿。這種情況幾年後將在大清引發義和團運動,而在朝鮮,他們提前一步爆發起義了。

就這樣,為了反對西化,反對教會,他們祭起了東學,取名東學道,信徒就叫東學黨人。

起義軍的口號是:逐滅洋倭,盡滅權貴!“洋”,指的就是洋人,“倭”就是日本人了,可見朝鮮人民對日本人也沒什麽好印象。權貴就不用解釋了,大家也見過。

總結一下,這不是一支抄起家夥就上的起義隊伍,而是一支有著明確的價值觀指導和精神信仰的隊伍,這樣的隊伍戰鬥力是很強的。朝鮮中央政府派出家底去鎮壓,結果不出意料:還不到兩個月,起義軍占領了全州,逼近漢城。國王這時候才急了,按照多年形成的傳統習慣,他應該向宗主國大清求援,請求清軍入朝幫助鎮壓起義。

但朝鮮國王比較猶豫。這麽多年朝鮮雖然一直夾在大清和日本之間,但夾心餅幹也有它的生存之道。朝鮮就已經摸索出一套雙面討好、左右逢源的藝術。這邊恭維一下大清要點賞賜,那邊勾搭下日本暗中做個生意撈點好處。如果請求清軍來到朝鮮平叛,請神容易送神難不說,日本人那邊也不好交代。

袁世凱大人出面了,他極力鼓動朝鮮國王向大清借兵,不僅是鼓動,簡直是施壓。於是朝鮮國王慌忙向帝國求援,請求“上國立派天兵”。

求援國書立即由袁世凱轉發給了他的主管領導。朝廷接到這個請求樂了,因為這是維護“天朝上國”面子的絕好機會。只要是對付老百姓和農民起義軍,天朝的軍隊一向可以所向披靡,不僅可以威懾本國,還能聲震亞洲,所以,這是一個揚眉吐氣的好機會。

但冷靜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還要顧忌日本人。

雖然袁世凱那次果斷攻打王宮平息了政變,再次維護了大清國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但是,清國外交部門在接下來和日本的善後談判中卻吃了虧,當時清國只想早點息事寧人,就和日本簽署了一項協議(清日《天津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如果將來朝鮮還發生動亂(一定會的),兩位大哥動手之前都要互相通告一聲,免得影響清日交好。也就是說,從那以後應對朝鮮動亂,清日任何一方都沒有單方面出兵的權力。

大家可以看出來,狡猾的日本人雖然軍事上被老袁壓制,但在外交上卻占了很大便宜,通過這個條約又在實際上廢止了清國對朝鮮的宗主權,把朝鮮推向了兩國“共管”的境地,日本人在清國的專屬權力中成功地插上了一腿。

袁世凱的那位大領導犯難了。不派兵吧,朝廷一向是把面子看得很重的,而且作為保護屬國的天朝上國,當他們的國王把求援書送到你面前的時候,你不出兵,就沒有一個大哥的樣子。但如果派兵吧,又很可能與日本造成糾紛,因為在清國出兵的同時日本也很可能出兵,清日兩國軍隊同時出現在朝鮮的領土上,擦槍走火的事情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領導指示袁世凱首先去摸一摸日本人的態度。

於是袁世凱去了日本駐漢城公使館,向日本公使了解情況。日本公使拍著肩膀告訴袁:你看我們日本的商人已經被東學黨人燒殺搶掠太多了(這是事實),我們只想有一個和平的經商環境,多賺點錢,請貴國盡早派兵平息叛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