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乃木希典為何堅持不主攻易攻的203高地?(第6/8頁)

正是出於對這條鐵路線的依賴,旅順攻擊戰一開始,乃木希典就選擇主攻東北三堡並一直留在這裏,這裏的兵力和火力配置最為迅速,能集中全部戰鬥力,立即迫近康得拉欽科的主防禦線,並且在攻破主防禦線後,馬上就能進入旅順要塞內部,達到一舉置要塞於死地的目的。這說明,乃木希典的主攻方向並不是偶然選定的,而是由後勤保障以及敵我狀況決定的,這種選擇無可厚非。

但是,相信大家也發現了,這只是乃木希典主攻東北三堡的原因,卻並不是他堅持不主攻203高地的原因,至少不是這個單一的原因,如果主攻203高地只存在後勤保障這單一困難,那麽也就說明這個困難是可以克服的,戰爭本身就是用極端手段來解決困難嘛。單一的困難一般好克服(比如大不了再新修一條鐵路支線到203高地),但多方面的困難就比較難克服了,主攻203高地正是存在這“多方面的困難”,而這一切的秘密又是只有親自徒步於古戰場才能很好地發現的。

首先,從地勢來說,從東北三堡到203高地的外圍區域有大片的空曠區,這正是俄軍炮兵的最佳靶位,如果要新修鐵路,就必須繞過這片空曠區域,費時費力。更何況在乃木希典確定了正攻法之後,第三軍一直都在挖坑,哪還有時間修鐵路?所以新修一條鐵路支線到203高地來解決後勤保障問題是並不現實的。

其次,從相對位置來說,東北三堡比203高地更靠北,而乃木希典從整體上來說是從北往南進攻,如果主攻203高地,東北三堡的俄軍足以在側翼和後路對日軍構成嚴重威脅,也就是說,如果不事先奪取東北三堡,或者至少壓制東北三堡的火力,牽制住這裏大批量的俄軍,還是根本攻打不了203高地。而乃木希典任務的首要層次是不讓一個俄軍走出旅順,讓旅順成為一座“孤城”,在全部合圍旅順的基礎上才談得上攻占旅順的下一步任務,這就是無論在哪一次總攻中,乃木希典都無法將全部的兵力派往一個方向,總要“全線出擊”的原因。

最後,最為關鍵的是,戰鬥時不僅要考慮己方在兵力和火力上的配置和補給線,更要考慮對方的配置和補給線,乃木希典同志在第一次總攻時就已經發現,康得拉欽科在這方面也是一個絕對的專家。在他的部署下,整個旅順陸路防線是一個十分嚴密和完整的體系,事實上旅順防線內部的補給線和支援線四通八達,從東北三堡到203高地之間更是有快道相連,康得拉欽科在作戰時首先判斷的是乃木希典主攻哪裏,一旦形成判斷,就會立即從另外的地方調配預備隊快速增援。從這個角度來說,在這個可怕的對手面前,乃木希典無論主攻哪裏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所以,203高地的“好攻”只是表現出來的而已,這種表面上的“好攻”構不成不顧其他因素去冒險的動力。

而康得拉欽科又是一個有著強大軍事嗅覺的人,受山頭分布的影響,一開始的時候,203高地以及整個西線在工事上確實相對薄弱,而在乃木希典第二次總攻主攻到這裏後,這一攻,就引起了康得拉欽科特別的注意,特別是後來乃木希典又是在203高地旁邊的海鼠山上建立炮兵觀測所,又是放氣球,康得拉欽科也明白了守住203高地對於太平洋艦隊的意義。於是乎,等到第二次總攻一結束,就在乃木希典挖坑的同時,康得拉欽科立即出動大軍加固西線,特別是對203高地的工事進行了重重修整,新的工事從山腳修到了山頂,同時調遣更多俄軍駐守在山頂上。接下來我們馬上就會看到他的這個傑作。這就是說,在乃木希典發動第三次總攻和第四次總攻時,203高地連表面上的“好攻”也都不存在了,不知當年的司馬遼太郎先生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細節。

當然,滿洲軍陸軍三將——大山巖、兒玉源太郎和乃木希典自然也有陸軍的想法,出於陸戰的考慮,旅順之戰不是擊潰戰,不是遊擊戰,而是攻堅戰加殲滅戰,攻占旅順,必定要全殲或者殲滅加俘虜全部俄軍,必須將5萬俄軍的戰鬥力終結於此,由此才談得上第三軍在攻占旅順後能夠迅速撤走,增援大山巖在奉天的主戰場。而旅順俄軍的背面就是大海,已經退無可退,正是因為東北三堡是防線精銳所在,康得拉欽科必定會死守,也就是說,其實並不存在所謂“避強擊弱”的問題,攻占旅順,是一定需要拔掉東北三堡以及望台炮台這顆“大釘子”的,至於203高地,則不一定需要。

對於攻下東北三堡,乃木希典已經摸索出了方法,這就是已經在第三次總攻中實施過的經過完善的正攻法——“立體作戰”。

這個戰術雖然失敗過一次,但這更加堅定了乃木希典把它繼續堅持下去的決心,這又不是因為乃木希典的“愚”,也並不只是積累了一次經驗,更是由於一個顯然的戰場事實:坑道已經挖到了東北三堡之前,康得拉欽科從此要想在地下完全防住日軍比在地面難多了,他可以防住一次,防不住兩次三次。而讓康得拉欽科的防禦重心被迫轉入地下,這不正是日軍所需要的嗎?它意味著那些鐵絲網、護壘壕以及堡壘裏的強火力,都通通失去了效用,乃木希典需要的只是時間,需要的只是在第四次總攻中再次嘗試,所以,大山巖這才怒氣沖沖地質問大本營:“第三軍已經做了很多有效準備,進攻作業進展順利,為何要臨時改變計劃,另外尋找主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