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為何孫文一定要“讓位”給袁世凱?(第2/4頁)

為避免“讓位”,孫文用盡手段籌款

孫文自然不願意“讓位”,至少不會輕易“讓位”。1月11日,孫文宣布自任北伐總指揮,任命黃興為陸軍總參謀長,準備對袁世凱和大清朝廷進行“六路北伐、合攻北京”。孫文的意思是,該談的都只管談,但並不影響他準備以武力來統一全國。 孫文這個大手筆確實令人瞠目結舌,但他首先要解決的仍然是那個自從鬧革命以來就有的老問題:籌款。 孫文回國時,傳言他帶回了巨額款項,還有先進的戰艦,並說他在外洋有良好的信用,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貸款。 沒想到孫文對記者說:予不名一文也,所帶者革命之精神耳! 還是“精神”。革命黨人可以說什麽都缺,唯獨不缺精神。孫文是不得不作如此表態,在從香港到上海的途中,他對日本友人山田純三郎說:“幫助搞點錢吧!越多越好,一千萬、兩千萬都可以!”這個數字驚得山田純三郎目瞪口呆。 在去南京就職的前一天晚上,孫文又對宮崎寅藏說:“你能給我借上500萬元嗎?我明天要到南京就任大總統了,但身無分文……你如果不保證在一周之內給我借到500萬元,我當了總統也只好逃走。” 孫文說的是事實。組建一個新政府,那也就跟開一個新公司差不多,首先需要有錢把這個政府裏的人養活。但南京臨時政府沒有經濟實體,也沒有賦稅來源,各省都督只是需要先讓孫文出任臨時大總統,至於孫文的實際花銷,他們是不會管的;稅收也不會上交到南京,不伸手向南京要就已經很不錯了。 孫文每天都在為錢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一次安徽省需要軍餉,孫文大筆一揮,批了20萬。胡漢民手持批條去財政部。然而,“庫中僅存十洋”。就是這十塊錢,據說還是陳其美的上海軍政府支援中剩下的。 南京的士兵都領不到軍餉,他們開始騷擾和搶奪百姓財產,簡直和過去的清軍沒有區別。南京臨時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大打折扣,孫文不得不兩次下令要注意軍紀,防止士兵搶劫市民財物。這是孫文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唯一一次就同一個問題發布兩個大總統令。孫文本來希望張謇來出任財政總長,讓他協助緩解財政危機,可張謇堅決不幹,只是勉強答應出任實業總長,而且長期住在上海,不來南京辦公。南京臨時參議院也在開會時常常連人都來不齊,有時候甚至只來幾個人。 沒辦法,孫文只好又去向列強政府借錢,但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沒有得到國際社會任何一個國家的正式承認,自然也借不到錢了。列強公開的理由是:南京臨時政府不能代表革命之南方各省,其臨時參議院之“議員”,不是經合法程序產生。當然,列強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更看好袁世凱,真正支持的是袁世凱。 多年來,孫文一直希望從列強那裏獲得對革命的幫助,沒想到鬧革命時不給予幫助,現在南京臨時政府都成立了,還是不予以承認和幫助,這對孫文的打擊又是巨大的。一個新政權,如果沒有得國際社會任何一個國家的承認,這意味著無論是在現實還是歷史中,南京臨時政府的地位都是不高的。尋求合法性,成為了孫文迫切的心理需要。 孫文向記者表示:只要列強承認南京臨時政府,即舉袁世凱為大總統。也就是說,孫文不惜以放棄北伐為條件,首先獲取列強政府的承認。或者說,孫文也知道袁世凱必將出任臨時大總統,所以希望在“讓位”之前,南京臨時政府能夠得到國際社會承認。但結果仍然令孫文失望了。 孫文只好又去找日本人。宮崎寅藏、山田純三郎等人沒錢,還是只能去找日本政府,但南京臨時政府拿不出任何東西作抵押。孫文和黃興盯上了原本屬於大清的經濟實體——漢冶萍煤鐵礦公司。 一直以來,日本國內的八幡制鐵所都需要從漢冶萍進口優質鐵礦石,還是在大清時,日本人就特別熱衷於給漢冶萍貸款,當然,日本人是想通過貸款,把漢冶萍變為中日“合辦”,最後達到控制漢冶萍的目的。此時漢冶萍已經從日本銀行貸款1000萬,孫文方面就提出由漢冶萍代南京臨時政府再借500萬,日方只要支付部分現金,其余的用於南京臨時政府向日本三井物產購買軍械。除了這項優惠條件之外,同時還規定:漢冶萍股本是3000萬,借款總額1500萬元作為日本的股份。這樣,日方的股份就占了一半,日本只要再付出不到500萬的錢,就達到了對漢冶萍“合辦”的目的,日本方面肯定會同意的。 日方果然同意了,不過他們再加了一條:南京臨時政府將來若對外國出讓礦山、鐵路、電力等權利而借款時,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讓於日本三井物產。 日方沒有問題,接下來必須搞定漢冶萍公司。這個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就是已經逃到日本的盛宣懷。黃興在電報中警告盛宣懷:你必須同意,否則就派兵沒收你在國內的財產。 一聽說“革命的政府”要沒收自己的私人財產,盛宣懷也不得不同意,他最終與黃興達成協議:南京臨時政府負責保護和發還盛宣懷在國內已被充公的財產,盛宣懷同意由漢冶萍代南京臨時政府向日方借款。 2月2日,孫文、黃興在與日本的借款合同上簽字;2月13日,日本把200萬交付給南京臨時政府。孫、黃總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而盛宣懷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此事雖然是在私底下進行的,但在簽約當日即被上海報紙報道。章太炎立即跳出來“表示強烈譴責”,就連實業總長張謇也嚴厲反對。張謇對孫文說:“這件事情事先沒有通過我,大總統您私自決定,而事後您又不允許我進行補救,我這個實業總長實在是屍位素餐。”張謇堅持辭職。 在湖北的黎元洪副總統趁機找到了攻擊孫大總統的機會,他攻擊得相當尖銳,說當初的大清朝廷都不敢做這種交易,把漢冶萍大張旗鼓地交給日本人,現在南京臨時政府卻倒行逆施,悍然為之,此種野蠻專制行為,恐怕連滿清余孽都會笑話我們革命黨人,百姓們也會說我們連滿清政府都不如。黎元洪還攻擊南京臨時政府“威嚇”臨時參議院議員,唆使少數議員秘密開會,擅自通過借款合同。黎元洪甚至提出要把簽訂合同之人槍斃,他表面上指的是盛宣懷,實際上是暗指孫、黃二人。 各省終於釀成了“反對中日合辦、廢除合同”的風潮,南京臨時參議院也向孫文發出質詢。不過,社會輿論也普遍認為,這應該是孫文和黃興受了盛宣懷的蒙騙,因為這位盛大人在“保路運動”中早已經是臭名昭著,沒人相信他了。孫文和黃興就把與日方廢除合同這個燙手的山芋又扔給了盛大人,表示只要盛大人辦好這件事,將來可以代為向袁世凱疏通,使得盛宣懷能安然回國。沒辦法,盛大人只好來滅火,合同最終廢止。 孫文仍然沒有停止借款的步伐。2月3日,孫文向日方提出:希望再借1000萬,條件是把滿洲“租借”給日本。為了說動日本人,孫文還說明,此項借款是用於對袁世凱進行北伐——日本也一向視袁世凱為大敵——現在南京臨時政府還能與你們簽訂這樣的密約,但如果我們借不到錢,政權就要落入到袁世凱手中,到時候他還會不會與你們簽訂這樣的密約就很難說了,所以希望能夠在2月9日之前得到確切答復,否則一切都遲了。 此時,與袁世凱的和談大局已定(2月12日,隆裕正式下詔宣布退位),孫文對日本人說了實話:如果我們借不到錢,那麽只有在南京臨時政府崩潰之前,作為最後之手段,先與袁世凱締訂和議,以防天下大亂,將來再慢慢想辦法謀取軍費,策劃再舉,以武力掃除北京勢力,擬定革新天下之方案。也就是說,孫文仍然認為,“袁世凱不可信任”。只要能夠籌集到必要的經費,能夠維持南京臨時政府的運轉和支撐北伐,即使與袁世凱的談判已經達成,皇室已經退位,中華民國“共和”已成,他還是會想辦法以武力對付袁世凱。 在當初與胡漢民的商議中,孫文曾經反對北伐,現在出任了臨時大總統,卻又突然力主北伐,看來,相比於通過“拉袁”來獲得共和,孫文更看重的是如何讓革命黨人取得政權,如何讓“革命成功”。 但日本政府並沒有同意借款。不說南京臨時政府並沒有實力控制滿洲,所謂的“租借”不過是一紙空文,而且日本人認為,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已經取得了南滿,北滿還在沙俄手裏,“租借”也無效。 現實面前,孫派鐵杆黃興、汪精衛等人都勸說孫文斷了北伐之念,回到對袁世凱“讓位”的“預定軌道”上來。通過對袁世凱“讓位”來獲得共和,雖然不那麽圓滿,但這也許是這麽多年來為革命努力奮鬥的一個最好的結果,相比陸皓東等歷次起義已經死去的人,生者又何須計較個人名分!據說汪精衛還逼問孫文,您不“讓位”,難道是留戀總統的職位嗎?並說了句特別難聽的話,“袁固多詐,孫亦無恥”。(章士釗:《孫黃遺劄密詮》) 孫文是在萬般無奈、直到最後一刻才放棄北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