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海陸空並進(第3/17頁)

第二天,12團和朝鮮支隊,闖入東北最大城市沈陽。

一星期後,又相繼進入鞍山、遼陽、撫順、本溪等城市。

至此,16軍分區不僅完成了戰略偵察任務,而且為共產黨人挺進東北搶奪了先機之利。

某軍幹休休所離休幹部標兵,原作訓處長呂效榮老人,一提到本溪,話匣子就打開了。

山西人譏諷閭錫山這位五台縣人:“學會五台話,就把洋刀挎。”

一口五台話的呂效榮,16歲參加共產黨做地下工作,第二年被叛徒出賣被俘。正趕上木溪煤礦瓦斯大爆炸,死亡2000多勞工。一列悶罐從山西咕咚咕咚到了本木溪,把他和一些被俘的八路路軍和在中條山被俘的國民黨官兵,趕進茨溝濤煤礦礦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把有“危險傾向”的1000多人,編為“特殊工人”(日本人稱為,“直轄夫”)。每頓兩個橡子面窩頭,每天勞動12小時以上,上井就關進有兩層電網的棚子裏。大小便要報告,有人看著。睡覺時,麻袋片衣服都給抱走。一年365天,能動彈就得下井。傷了,病了不能幹了,拖去萬人坑喂狗。如今,本溪老人還常念叨:甚麽叫十八層地獄?那“特殊工人”就是十八層地獄中人呀!那小鬼子才叫歹毒呢!

日本要投降的跡象,先是監工不打人了,夥食也好了些,還給發衣服鞋子。接著,一些民憤大的日本人,一些比日本人更可惡的“二鬼子”,都不見了。留下來的直討好中國人:日本的快快的不行了,將來你們掌櫃的幹活,我們苦力的幹活。大家以為鬼子又耍甚麽花樣。形勢明朗後,都擔心鬼子撤退前搞大屠殺,自動組織起來,準備和鬼子拚命。

領頭的,是個國民黨少校賀覺民,新四軍一個副團長邢方銀,膠東解放區一個區長陶守崇。8月14日夜,大雨瓢潑,“特殊工人”沖出茨溝,去市裏搶了一個軍火庫。第二天,暴動工人編成一個大隊,賀覺民任大隊長,邢方銀任副大隊長,陶守崇任政治部主任。

當他們戴著塗有特殊紅色標記的礦燈,同為十八層地獄中人時,從磨洋工到暴動起義,大家抱成團,同仇敵愾和鬼子鬥。當地獄不復存在時,這一切也就不復存在了。

收音機收到的都是國民黨廣播。今天講熊式輝快來了,明天講馬占山到了,讓保護工廠、礦山,等待國軍接收。國民黨的人越聽越高興,有的激動得邊哭邊喊:咱們的軍隊來了!他們本來沒把共產黨放在眼裏,人又多,摩拳擦掌想動手。沒幾天,本溪紛紛傳說中國軍隊開進了沈陽,他們更加有恃無恐了。一天夜裏,突然襲擊,把主要是共產黨領導的5中隊的槍繳了。

形勢一觸即發。呂效榮所在的清一色是共產黨的3中隊,荷槍實彈,隨時準備應付不測。這時,派去沈陽的偵察員回來了,說到沈陽的是冀東束八路軍。共產黨歡呼雀躍,士氣大振。國民黨的人一下子全蔫了。

曾克林派人來改編,把繳5中隊槍的特務中隊中隊長槍斃了。罪名是“破壞國共合作”。

呂效榮老人說,暴動成功後,雙方都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若不是咱們的人先到了,我們這些人不死無葬身之地,也得垮了,散了,哪還有後來3縱隊8師那個23團呀?

9月16日,中央在《我東北現況通報》“中,這樣寫道:

(一)曾克林部隊現已發展二萬余人全為新式裝備,從山海關到沈陽各城均有曾部。曾率四個連到沈陽一星期,即發展成四千人,並收編保安隊萬余人。

(二)原在東北做苦工我八路軍之俘虜約一、二萬人,已組織八路遊擊隊,若幹股並進入長春。

(三)國民黨員從監獄釋出後,甚為活躍,到處成立國民黨部。

(四)在沈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種輕重武器及資材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以看到,曾克林已看守沈陽谷重要工廠及倉庠,據說有槍數十萬支大炮數千門幾彈藥布匹糧食無數。武器資材落於民間者甚多。

(五)擴乒極容易,每一號召有數百人,並有大批偽組織武裝均待改編。⑤……

12月初,東北局給中央的一封電報,談到進入東北後兵員、裝備迅速擴大、發展時,挺有趣地使用了一個很準確,但通常都帶有貶意的名詞:“暴發戶”。

冀熱遼軍區出關時三個分區:1萬3千余人,兩個月左右就發展到10萬余人。這種發展很難說是正常的和可靠的。這已為歷史證明了。

但是,無論後來發生了甚麽,也無論人們對此說了些甚麽,“八·一五”後的出關第一軍,冀東部隊,特別是16軍分區部隊,功績卻是不朽的。

那是戰略上的成功與不朽。

“原東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