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奔襲北寧線(第3/4頁)

8縱這下子更吃不住勁了,政委邱會作火速趕到68團。當年8縱的老人說,邱會作有水平,有派頭(很多老人在談到“林羅劉”和他們的司令和政委時,都喜歡用這句話),很活躍。到68團,就召集全團幹部戰士和全師連以上幹部開會,進行動員、訓話。在山坡下野地裏,講了不到20分鐘,嘁哩喀喳,沒一句廢話。講明天拂曉後兩小時,必須把小紫荊山再奪回來。

然後當場宣布,將68團團長和副團長撤職,8連連長槍斃。說這次先殺“兩條腿的”,下次再出事就殺“四條腿的”(指騎馬的)。韓楓在下邊說了一句:無官一身輕。邱會作聽見了,說:一身輕?你給我背大鍋去!

邱會作就在68團等著,奪回小紫荊山才走,頭發幾乎全白了。眼角和眉心的紋絡深且密,臉上總是笑呵呵的,使紋絡愈發深而密。1。70米以上的個子,是那種“有錢難買老來瘦”的瘦。穿件黑藍色中山服,一條海軍藍的確良褲子,一雙東北人稱之為“二棉鞋”的藍呢敞口輕便棉鞋。走動時,雙手有點像鴨子似的微微向後擺動。

不知底細,你會覺得他和如今街頭庭院那些離退休老人沒甚麽兩樣,而且是那麽慈祥、可愛。確實,他現在甚麽職務也沒有,連黨員也不是,實在是普通又普通了,簡直就剩下一個“老頭”了。

可他的名字叫“邱會作”。

他很健談,而且記憶力很好。頭腦清晰,思路敏捷,在采訪的百馀老人中是一流的。談起當年黑土地上的經歷,眉飛色舞,滔滔不絕,極有形象,所談情節,基本都可驗證。

談到紫荊山下這段時,他的小兒插言道:就這麽就把一個人槍斃啦?大過份了!

老人瞅瞅兒子:戰爭,那是戰爭!

又搖搖頭,嘆口氣:槍響後,也就有點後悔。給個機會,讓他戴罪立功就好了。那個連長是冀東人,冀東老百姓好哇……

站在今天望昨天,很多事情都是難以理解的。

朱瑞不朽

——東野名將錄之九

義縣是錦州的門戶。它可以控制北寧路,維護關內外交通,是南下大軍,特別是炮兵、坦克部隊和後勤供給的必經之地。欲圖錦州,必先取義縣。

義縣城墻高厚,工事堅固。一座座炮樓鼓凸在城墻外,裏面有小炮,輕重機槍,每座都可以三面射擊。城根還有許多暗堡。一條10馀米寬、近2米深的護城壕。壕外有幾層鐵絲網,鐵絲網外,是地雷像秋後蘿蔔地的籮蔔一樣密密麻麻的雷區。

這樣一座城池,加上天上有飛機,城內有炮兵,構成密集的立體火網,攻城部隊即使人手一個炸藥包,也是難以攻克的。

老人都說,義縣和錦州攻堅,炮兵起了重要作用。那炮火之猛烈、準確,在黑土地和全國都是史無前例的。

主攻義縣後,又在錦州擔任重點突破的5師政委石瑛老人說,炮一響,那炮樓就一座座飛上天,剩下幾座也沒了模樣。城門右側被轟開個20多米寬的曰子,倒塌的城墻填平了護城壕,、梯子都不用架了。錦州也是一樣,炮剛停,煙未散,部隊就從城豁子沖進去了。

翟文清和黃達宣老人說,打彰武和文家台時,那炮火就夠令人振奮的了,可和錦州根本沒法比。那炮打得長那麽大頭一回見到。共產黨哪來那麽多炮呀,別說敵人懵門兒,、自己也有點懵。當兵就吃炮彈,在敵人炮火下挨打,這回算是翻身了。

範漢傑則從另一個角度談了他的體會:

在解放軍猛烈的炮火下,電報電話不斷遭到破壞。我常到錦州車站北面的小高地樓上和錦州鐵路局辨公大樓上的觀測所去指揮,那裏就成了解放軍炮擊的目標。炮戰之猛烈為過去所未有。

後來我軍炮彈接濟不上,炮兵陣地已被解放軍的炮火所控制,我軍發了幾顆炮彈後,解放軍即集中火力向我軍炮兵陣地及步兵陣地猛烈射擊,士兵在壕溝裏動也不敢動。⑵從出關時一個赤手空拳的炮校,到進關時金戈鐵馬的炮隊,中國共產黨這支最強大的炮兵在黑土地上的每個足跡,都傾住著朱瑞的心血。

漫山遍野“揀洋落”,小板凳一放就是炮校。四平撤退,炮校從通化搬到牡丹江。爬犁拖,大車拉,冰天雪地中,土八路的土炮兵學會了走。

怎麽打?過去是“大炮上刺刀”,把炮悄悄推到敵人眼皮底下,然後像守財奴數金幣一樣,把那幾發“寶貝”放出去。若是沒有打好,就拚死拚活往回拖呀,搶呀,有時連炮帶人都交待那兒了。過去把這一概說成是八路的勇敢精神,其實很多時候是不得不如此。遠戰,間接射擊,土八路不會打,打不好,炮彈落在自己陣地上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三下江南時,有的縱隊司令破口大罵:娘賣X的,不打敵人打老子,炮兵有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