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袁世凱與李鴻章的第一次會面(第6/6頁)

在盛宣懷看來,李鴻章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勃然大怒,一定會想辦法讓袁世凱去不成遼寧,因為袁世凱改投王爺們的門下,他的行為相當於背叛。但盛宣懷沒有想到的是,李鴻章這次並沒有生氣。

李鴻章的反應只有一句話:好!搬出黃金解決問題,一刀見血,簡單明了,流氓作風,我喜歡!接著是第二句話:

他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一定能夠解決別人的問題。才堪大用!

兩個都有匪氣的人在這裏匪匪相惜了。

好吧,經過許多的波折,經過漫長的等待,袁大人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們似乎應該恭賀他。這是一個有巨大野心並能付出堅忍努力的人,一個對自己職業規劃清晰並無時不求上進的人,從這一點來說,他渴望從朝鮮突圍的心情是我們可以理解的。雖然他一門心思想離開朝鮮,但他不知道的是,朝鮮的經歷正是他一生事業的開始。

因為有在朝鮮練兵的經歷,朝廷後來把訓練新軍的任務交給了袁世凱,他開始進入軍界,實現自己的理想,然後培養自己的勢力。

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18年以後,袁世凱竟然是親手結束這個帝國的人。

從1894年7月19日回國的這一天起,袁世凱就再也沒有去過朝鮮,也再也沒有出過國,他將在這裏開始他的奮鬥之路。我們再次見到他將是一年以後了(1895年),而那時候,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無論是對於袁世凱,還是對於李鴻章,以及整個大清國,他們是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朝鮮東學黨動亂之時,當袁世凱處心積慮地回國,李鴻章焦頭爛額地考慮要不要出兵、出多少兵時,海的對面,一個人正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切。他是那個國家的領頭人,真正的帶頭大哥,這也是一個喜歡打架的人,一個大師級的流氓,他很有匪氣,同時有另外一樣更可怕的東西——實力。而他要打的架,是以國家為對手的架:戰爭!

這是一個真正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