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引文獻

一、 書籍論文

愛國青年:《教育界之風潮》,上海1903年刊行。

巴斯蒂(BastidBruguiere,Marianne)著,張富強、趙軍譯:《清末赴歐的留學生們》,中南地區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編:《辛亥革命史叢刊》第8輯,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巴斯蒂:《中國近代國家觀念溯源——關於伯倫知理〈國家論〉的翻譯》,《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香港:大華出版社1971年。

卞孝萱、唐文權編:《辛亥人物碑傳集》,北京:團結出版社1991年。

蔡惠堯:《試論保皇會失敗的內部原因》,《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蔡惠堯:《關於保皇會幾個問題的探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1996年碩士學位論文,未刊。

蔡樂蘇、張勇、王憲明:《戊戌變法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蔡尚思、方行編:《譚嗣同全集》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岑春煊:《樂齋漫筆》,榮孟源、章伯鋒主編:《近代稗海》第1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岑學呂編著:《虛雲法師年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Cheng,Irene.Clara Ho Tung:A Hong Kong Lady,Her Family and Her Times,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9.

陳寶琛等纂修:《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陳彪:《洋務運動與維新運動的交合點——台灣民主國》,《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2期。

陳長年:《辛亥革命中康梁一派的政治活動》,中南地區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湖南省歷史學會編:《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陳長年:《康梁在兩廣的勤王活動》,《北京大學學報》1992年第6期。

陳一:《新語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陳漢才編著:《康門弟子述略》,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鵬仁:《論中國革命與先烈》,台北:大林出版社1973年。

陳平原、杜玲玲編:《追憶章太炎》,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

陳慶年:《戊戌己亥見聞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部編:《近代史資料》總81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三立著,錢文忠標點:《散原精舍文集》,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善偉:《唐才常年譜長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

陳少白致犬養毅函(1899年5月12日),中南地區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編:《辛亥革命史叢刊》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陳聲暨編,王真續編,葉長青補訂:《侯官陳石遺先生年譜》,陳衍撰,陳步編:《陳石遺集》下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陳旭麓、顧廷龍、汪熙主編:《盛宣懷档案資料選輯之三:甲午中日戰爭》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陳旭麓、郝盛潮主編,王耿雄等編:《孫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陳衍纂:《閩侯縣志》,1933年刻本。

陳義傑整理:《翁同龢日記》第5、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998年。

陳寅恪:《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後》,陳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陳永正編注:《康有為詩文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

程頌萬:《易君實甫墓志銘》,汪兆鏞編:《碑傳集三編》卷41,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73輯之729,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船政奏議匯編》,光緒十四年(1888年)刊本。

池邊吉太郎:《改革か革命か》,《東亞時論》第4號,明治32年1月25日。

鄧小軍:《陳寶箴之死考》,中山大學歷史系編,胡守為主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東亞文化研究所編集:《東亞同文會史》,東京:霞山會1989年。

東亞同文會編:《對支回顧錄》上下卷,東京:原書房1968年。

東亞同文會編:《續對支回顧錄》上下卷,東京:原書房1973年。

董方奎:《清末政體變革與國情之論爭——梁啟超與立憲政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董玉書、徐謙芳:《蕪城懷舊錄·揚州風土記略》(揚州地方文獻叢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